米榭勒·芒梭,法国作家、记者,曾任时尚杂志《玛丽·克莱尔》主编。主要作品有小说《美好婚姻》、《为什么不是威尼斯》、《我儿子的儿子》、《暴力生活》等。1972年出版的《毛泽东思想在法国》由让-保尔·萨特作序。她的《男人的眼泪》和《明星的爱情》已译成中文出版。
本书是杜拉斯闺中女友、记者、作家芒梭关于杜拉斯的回忆录。书中记述了许多杜拉斯对写作、生活、爱情、男女等的精辟论述。全书语言通俗,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可靠性强,可读性强。
##她在一個愛群居的世界中自由行動。她以孤獨作為自由的代價。
评分 评分##不知是否因为最近心态放松了很多,丢掉艰涩的学术随心所欲地满足猎奇心实在太过享受。夏雨暗绿色封皮留下的湿气还在周遭氤氲着,对杜拉斯本人的完全陌生开始消解。这本书没有匠气,不求工整和清晰理路,纯粹用一股气韵,带着点紫色烟云,把点滴的琐事勾连。阅读带来灵气和惊叹才关乎文学。谁也别跟我聊大话题。
评分 评分##一直哔哔
评分##为什么评分这么低啊,不应该啊!平衡一下评分,芒索作为杜拉斯亲近的朋友,又跟杜拉是同性别,最要命的还有――她也是个作家,这样三重身份加上二人后来的决裂(或者说杜拉斯单方面断交)足够让芒索的回忆变得有趣,不过我也必须承认,我之所以有兴趣看,单纯是窥私癖犯了
评分##我喜欢翻译的“女友”二字,闺蜜这个称呼太甜腻造作,女友多了一分庄重细腻。一个女人之于另一个女人的意义从来都是最私密。黎戈屡屡写到芒梭写的这本杜拉斯,其实,我相信她和杜拉斯的感情不是这本书写得那么——怎么说呢,无味?她尽量客观平淡,得出的结果是她又一次“被杜拉斯”隐退。和杜这样性格强烈至极的女人打交道、做朋友,必然不只是产生她口口声声说的“爱”,那些更隐蔽、更阴暗、更私人的感觉情绪,她没有能写出来。虽然她的控制和文字都很优雅洁净,相当漂亮。可是始终缺了点东西。PS个人来说一定不希望遇到一个杜拉斯式的女人,她能吞噬他人的世界作养分(尽管可能不自觉也不希望),但是太强太烈太个性的人总是难免于此,但不能否认这种人能写出最动人的文字。因此我说,有些天才真是不能亲近的。
评分我为杜拉斯的这种疯狂着迷。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