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派博(John Piper),圣经学者、教授、美国知名畅销书作家,他毕业于德国的慕尼黑大学,主修新约研究,1974年获得神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后,任教于贝泽尔大学(Bethel University),教授圣经研究。约翰•派博著述颇丰,其中最著名的有《渴慕神》《耶稣的受难》《活出热情》《至高喜乐的传承:在恩典中得胜的人》等。
反智主义倾向不仅存在于美国福音派基督徒中,更茁壮生长于长久浸泡在反智文化的中国社会的基督徒群体中。本书的作者约翰•派博正是针对教会里的这一反智现象,鼓励基督徒成为爱思考的基督徒,也就是鼓励基督徒养成阅读习惯。借着与爱德华兹的对话,派博指出 “我们必须用我们的头脑,也必须知道,用我们的头脑也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在宣讲、解释、确认和理解福音时,运用我们的理性。
作为学者的派博还进一步深挖出了反智主义背后的毒根:相对主义。他通过对历史中多次反智主义的表现,如实用主义、主观主义等等的论述,把这本书带向了思想性的高潮,使人认识到思考应该成为一项必须持续下去的、追求至善的行动。
在中国反智文化背景下所中的毒素,本书是一剂解药。头脑及理性也是上帝的恩赐,用来思想和爱上帝,并和情感结合在一起。头脑点燃情感,而非传统教会所说的“非此即彼”,以所谓情感或生命压抑理性思考。
评分 评分##反智主义、相对主义、灵恩主义、神秘主义……等等都并非是如婴孩般的爱神,没有确认的信心不过是迷信,深处却藏着傲慢的内核,而思考,那服在神之爱之下的思考,才是我们荣耀上帝的方式。
评分##2022.03读经或阅读都需要思考,思考则是为了更加认识 神、爱 神、爱人。派博牧师讲“尽意”爱就是用头脑思考的方式去爱,而首先你要在真理中,以 神的智慧谦卑地认识十字架的能力。这是主向“婴孩”显明却向“聪明通达人”隐藏的智慧,因为人的智慧要彰显自己的能力,唯有那觉得自己不行的“婴孩”倚靠十架,脱离一切自义,得以真认识 神。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可能豆瓣评价太高,期望过高。实际上一般了。 相对主义是模棱两可、对事情不下结论,口号是“一切都有可能”,核心观点是“没有绝对的真理”。这些似乎都是教材中不言而喻的标准答案。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派博在《思想的境界》中进行推理:如果相对主义足够强势,每个人都做自己眼里看为正的事情,没有对任何真理的服从...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