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小櫻
資深樂評人。曾任音樂編輯、記者,現於唱片公司工作,緻力於內地優秀原創音樂的製作與推廣,同時亦負責環球、EMI、華納、索尼、滾石等著名品牌的唱片行銷。他是把Adele、鬍德夫、陳昇、萬芳等人的唱片引進到內地來的人。
從2003年開始撰寫樂評,刊於《人物》、《周末畫報》、《南方都市報》、《新京報》 及各大門戶網站,至今已纍計數百萬字。任曆屆華語音樂傳媒奬評委。2010年創立音樂經濟觀察自媒體《亂彈山》。2012以《全媒體下的音樂推廣》為題,參加《南方周末》主辦的“Think+”年度匯,也是該TED上唯一的音樂界代錶。
那些曾經伴無數人走過青蔥歲月的香港音樂如今依然是流行音樂的“焦點”,藏著並不等於被遺忘,那些響亮的金麯依然流淌於人們的腦海深處,等待著被激發,被升騰的一刻。作者鄒小櫻作為一名資深的音樂界人士,用他深沉的筆調講述瞭“港樂”中的那些人,那些故事,以及其背後的情感喧嘩和沉澱。
2013年對於香港流行樂壇來說是特彆的一年。Beyond樂隊成立30周年,黃傢駒逝世20周年,陳百強逝世20周年,張國榮逝世10周年,及新世紀以來最令港人刻骨銘心的“沙士事件”(SARS“非典”)10周年,關於它們的紀念,從年頭一直排到年尾。這些人,這些歌,更讓我們堅信,無論遭遇多大的風浪,維多利亞港依然能展開她寬廣的臂彎,保護著裏頭的小漁船……
「專業推介」
馬世芳(作傢,廣播人):假如我是一首歌,我最希望遇見的,或許便是小櫻這樣的聆聽者。我將十分樂於讓他寫我述我,畢竟他燒盡青春,隻為瞭愛我、懂我──我將任他遠觀近看,任他把玩耙梳,任他絮絮傾訴,任他把我織進不隻一代人記憶中最珍惜的那片風景。
陳健添(華語樂壇王牌經理人,一手發掘Beyond、王菲等巨星):香港樂壇有過輝煌的時期,天王天後、四大天王、還有樂隊組閤潮,我正值在那個年頭開過自己的獨立製作公司,當過經理人,見證過那個美好的時代。小櫻這本書橫跨香港樂壇最近的兩個時代,以另一種角度、另一種眼光去給我們分析當年多姿多彩的香港樂壇。它有新意、有深度,除瞭見證瞭當時的音樂,還一同重溫那個年代的文化。
林一峰(香港歌手,旅行傢):作者小櫻有媒體人的洞察力,也有樂迷的熱忱,適度感性地把香港流行樂壇進行瞭一次側麵探究。小櫻讓粵語歌的人和事都有血有肉地存活下來瞭。
##一開始讀者還行,但是後來的看不下去瞭。不是我喜歡的類型。對不起贈書的編輯瞭。
評分##以人物成篇,寫成瞭半個香港娛樂文化史。有些東西勢必要用生命裏的前二十年去經曆,不得不說作者生在香港最好的時代,他再三強調自己當初多麼努力地學習音樂為成為一個樂評人,可是對我來說樂評最重要的還是情懷。
評分 評分看到一堆熟悉的名字後就知道正是我要看的書瞭。鄒小櫻的文字一直都喜歡!小標題特彆吸引人,看瞭內容後更覺得名符其實。前陣子纔去過香港,讀這書讓我又迴到那裏狹窄的街道,香港味十足的書,音樂味十足的書,機智又有趣。
評分 評分##收到小櫻的新書有些日子。因為事事的耽擱,直到昨晚纔靜下心來,慢慢的讀起這本書。一直答應你的書評直到現在“交付”,真是抱歉瞭,老兄。 提起老友小櫻,我想沒有人比我更早認識他,自然我也最有發言權的瞭。掐指算來,認識他已經將近有十年時間。深刻的記得,第一次看到...
評分##香港在我心中是一個特殊的城市,香港的美與香港的堅強,同樣為我所鍾愛,香港人團結奮進的精神從來不是高屋建瓴,而是非常接地氣的,每一場慈善演齣,每一次的和衷共濟,都讓我深深感動。或許可以說金庸的武俠精神、倪匡的探險精神、亦舒的堅強獨立、黃霑的俠之大者糅閤在一起...
評分##看多瞭也就沒什麼意思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