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小樱
资深乐评人。曾任音乐编辑、记者,现于唱片公司工作,致力于内地优秀原创音乐的制作与推广,同时亦负责环球、EMI、华纳、索尼、滚石等著名品牌的唱片行销。他是把Adele、胡德夫、陈昇、万芳等人的唱片引进到内地来的人。
从2003年开始撰写乐评,刊于《人物》、《周末画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 及各大门户网站,至今已累计数百万字。任历届华语音乐传媒奖评委。2010年创立音乐经济观察自媒体《乱弹山》。2012以《全媒体下的音乐推广》为题,参加《南方周末》主办的“Think+”年度汇,也是该TED上唯一的音乐界代表。
那些曾经伴无数人走过青葱岁月的香港音乐如今依然是流行音乐的“焦点”,藏着并不等于被遗忘,那些响亮的金曲依然流淌于人们的脑海深处,等待着被激发,被升腾的一刻。作者邹小樱作为一名资深的音乐界人士,用他深沉的笔调讲述了“港乐”中的那些人,那些故事,以及其背后的情感喧哗和沉淀。
2013年对于香港流行乐坛来说是特别的一年。Beyond乐队成立30周年,黄家驹逝世20周年,陈百强逝世20周年,张国荣逝世10周年,及新世纪以来最令港人刻骨铭心的“沙士事件”(SARS“非典”)10周年,关于它们的纪念,从年头一直排到年尾。这些人,这些歌,更让我们坚信,无论遭遇多大的风浪,维多利亚港依然能展开她宽广的臂弯,保护着里头的小渔船……
「专业推介」
马世芳(作家,广播人):假如我是一首歌,我最希望遇见的,或许便是小樱这样的聆听者。我将十分乐于让他写我述我,毕竟他烧尽青春,只为了爱我、懂我──我将任他远观近看,任他把玩耙梳,任他絮絮倾诉,任他把我织进不只一代人记忆中最珍惜的那片风景。
陈健添(华语乐坛王牌经理人,一手发掘Beyond、王菲等巨星):香港乐坛有过辉煌的时期,天王天后、四大天王、还有乐队组合潮,我正值在那个年头开过自己的独立制作公司,当过经理人,见证过那个美好的时代。小樱这本书横跨香港乐坛最近的两个时代,以另一种角度、另一种眼光去给我们分析当年多姿多彩的香港乐坛。它有新意、有深度,除了见证了当时的音乐,还一同重温那个年代的文化。
林一峰(香港歌手,旅行家):作者小樱有媒体人的洞察力,也有乐迷的热忱,适度感性地把香港流行乐坛进行了一次侧面探究。小樱让粤语歌的人和事都有血有肉地存活下来了。
##我一直自诩为讲究迷信的人。本科毕业时整理磁带,发现竟然还有Beyond的带子,赶忙扔到同学的旧书摊上。可是,这么多年来,我依然在听张国荣的《当爱已成往事》和梅艳芳的《女人花》。可见,迷信信仰一说,只是拿来糊弄别人的工具。爱与不爱才是关键。这本书的内涵很广,是音乐人的成长史、是听歌人的成长史,还是香港的成长史。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啊 好做作的歌曲杂感散文 我已经老到读之欲呕了
评分 评分##因为小学时没有条件,接触不到任何流行音乐,所以初三以后的高中阶段,我报复性的听了大量的港台音乐,因而看此书神游感触。但我还没有作者了解的那么深刻,其实香港很多歌手的作品里多有很深的社会情怀,即便是爱情歌曲也能折射出许多社会及人文内容,这是内地甚至台湾都无法企及的,可能跟香港在全球的地位有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