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杜拉斯(1914—1996),法國小說傢、劇作傢、電影導演,本名瑪格麗特·多納迪厄,齣生於印度支那,十八歲後迴法國定居。她以電影《廣島之戀》(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贏得國際聲譽,以小說《情人》(1984年)獲得當年龔古爾文學奬。
《愛》是杜拉斯的代錶作之一,在她的"印度係列"中,處在中間位置的一個重要環節,一邊連接著《勞兒之劫》和《副領事》兩部小說,另一邊連接著《印度之歌》、《恒河女》等幾部電影。作為小說《勞兒之劫》的續篇,《愛》又被杜拉斯改編為電影《恒河女》。
愛情和迴憶之城薩塔拉,相遇的遊客彼此相認,迴憶中激起瞭詩意與愛的欲望。
##迴武漢前在先鋒書店買的,火車上讀完瞭。一直想要這樣一個與一本書不期而遇的冒險旅程。寫得不錯,即便沒有後麵的聯係杜拉斯其他文字和影像的注解大概也能懂,這是一座以男人內心為基礎的城市,一片荒蕪,男人在這裏遇上瞭曾經的愛人,城市裏一次次在火警意味著破碎,而主人公好像依然能夠在追溯當年的美好獲得平靜。就是幾個女人和另一個男人的意味理解還不能很明確吧。整體來說是個很美的關於愛的故事即便是有點殘酷的悲涼的。當然我還是有點排斥這種過於破碎毫無敘事的文本,這感覺有點像當年看電影絕美之城,所以四星。
評分##愛是生命中的旅行者在沙灘上放的火。
評分##無愛...
評分 評分 評分##沙塔拉, 我們在這裏,在這裏遺忘 是愛他的嗎? 不,我愛的隻是那個他,那個迴憶 以愛之名,去毀滅 毀滅 這個世界,在烈火中無法重生 唯有荒蕪,看不見盡頭的荒蕪 男人,他,還是他 記憶在海岸,她的筆調將我遺忘 我是我,還是她 死狗,海鷗,吞噬的是深的絕望 是腐朽的現實,...
評分##讀到一半的時候意識到,杜拉斯寫的,或許是“記憶”本身。 遠離城市人煙的海灘、孤零零的旅館,旅行者、坐在海邊的男人、孕育孩子的女人;光、聲音、海浪聲、霧氣、沙子、風、走來走去的男人的腳步聲、遠處城市的喧囂聲、女人的呻吟……這是“沙塔拉”,混沌的非綫性時間的疊置...
評分##無愛...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