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可平,著名学者,政治学家,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创始主任,哲学政治学双学科博士生导师,因倡导“治理”“善治”“增量民主”“政府创新”“动态稳定”“协商民主”而广受关注。2006年因发表“民主是个好东西”一文引起轰动,2008年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评选为“改革开放30年30名社会人物”,2011年被美国《外交事务》杂志评选为“2011年全球百名思想家”,著有《论国家治理现代化》《敬畏民意》《民主与陀螺》《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等。
社群主义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最新发展,它是在批评新自由主义的过程中产生的。社群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形成了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两相对峙的局面。社群主义是个人主义极端发达的产物,是对个人主义不足的弥补。它的价值只有在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极端发达的前提下才得以凸显,它自己的不足也只有通过自由主义才能得以补偿。离开发达的自由主义就无法真正理解社群主义,离开自由主义谈论社群主义就会发生时代的错位,这种错位的后果很可能是危险的。社群主义似乎类似于集体主义,但对社群主义进行研究却可以预示的未来社会的分化方向。本书在介绍了新自由主义一社群主义之争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流变之后,着重论述了社群主义的方法论和价值观,特别是社群主义关于自我、个人、社群、认同、权利,美德、公益、国家等的观点。最后作者还简要分析了社群主义对当代西方政治学理论及实际政治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在集体和社群的价值被不断高估的西方,“自由及其局限”一度成为主流,社群主义应运而生。以至于有人说,20世纪70年代政治哲学的主题是新自由主义者的正义,而80年代政治哲学的主题则是社群主义者的社群。在20世纪90年代,正义和社群两者同时成为政治哲学的主题。
对于长期饱受集体主义浸淫,如今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讨论社群主义,究竟是早还是晚?这就需要从政治哲学的视角,进入社群主义的思想内核。本书作者,十年前曾因“民主是个好东西”一文引起轰动的著名政治学者俞可平,在梳理西方政治哲学流变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社群主义及其价值,并明确指出,离开自由主义,谈论社群主义的后果是非常危险的。
##可能是因为第一次接触哲学的书籍吧,有些理论不是特别的理解,并且在作者介绍新自由主义时,所举的例子:两个人人生的不同发展轨迹。我觉得这个证明不了新自由主义理论?,可能是我理解有问题吧,希望有大神看到了可以帮我解惑。 另外我觉得功利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理论中,谈...
评分##新版没有大的改动。介绍的比较简单,在桑德尔也在大陆众人皆知的情况下,倒是不错的入门书。
评分 评分 评分##离开自由主义谈论社群主义是危险的,离开社群主义谈论自由主义是有缺陷的,它们本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社群主义者从自我和认同出发,批评自由主义的先验自我观,强调文化传统与社群叙事对于自我的构成性作用,价值和目的先于自我;社群、文化和种族构成了自我认同的一部分。反对自由主义的“权利基础理论”和“权利优先论”,提出个人享有的权利以社会规则和社会条件为前提。将美德和善高举到正义之上,复归荷马和亚里士多德的美德观。社群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公众关于善的概念,具有相对主义特征。社群主义者似乎没有从二战德国的历史中吸取足够的教训,而仅仅把目光着眼于自由主义的局限性与高度成熟的民主制国家,忽视了其理论更广泛运用的可能。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的今天,单强调一种相对主义的价值观是不足以应对现实的。阿伦特的政治审美判断共通性
评分##在追求美德的过程中,人本身的力量和价值观都获得了升华。追求卓越能让我们获得3种利益:1.过上有意义的生活,2.产出卓越的作品或能力,3.世俗社会的成功:名誉、财富和地位。其中1和2是内在利益,3是外在利益。 如果从3出发去做事,从投资的角度看,这不是一种确定性收益。也...
评分##简单清晰的介绍性读物,对社群主义不太感冒,感觉其理论有很多漏洞。
评分##很薄很简单,可作为通俗性读物来了解社群主义这一理论流派 当被问及“你是谁”的时候,你要怎么回答呢? 你通常不会回答说“我是庞二哥”,除非是对于知道庞二哥是谁的人这么回答才有用。但是对于知道庞二哥是谁的人而言,庞二哥又是谁呢?他们可能会说庞二哥是一个书评人,是一个东北人,是一个文字工作者,是某某人的朋友,是某个群里...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