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可平,著名學者,政治學傢,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比較政治與經濟研究中心創始主任,哲學政治學雙學科博士生導師,因倡導“治理”“善治”“增量民主”“政府創新”“動態穩定”“協商民主”而廣受關注。2006年因發錶“民主是個好東西”一文引起轟動,2008年被中國經濟體製改革研究會評選為“改革開放30年30名社會人物”,2011年被美國《外交事務》雜誌評選為“2011年全球百名思想傢”,著有《論國傢治理現代化》《敬畏民意》《民主與陀螺》《思想解放與政治進步》等。
社群主義是當代西方政治哲學的最新發展,它是在批評新自由主義的過程中産生的。社群主義與新自由主義形成瞭當代西方政治哲學兩相對峙的局麵。社群主義是個人主義極端發達的産物,是對個人主義不足的彌補。它的價值隻有在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極端發達的前提下纔得以凸顯,它自己的不足也隻有通過自由主義纔能得以補償。離開發達的自由主義就無法真正理解社群主義,離開自由主義談論社群主義就會發生時代的錯位,這種錯位的後果很可能是危險的。社群主義似乎類似於集體主義,但對社群主義進行研究卻可以預示的未來社會的分化方嚮。本書在介紹瞭新自由主義一社群主義之爭與當代西方政治哲學的流變之後,著重論述瞭社群主義的方法論和價值觀,特彆是社群主義關於自我、個人、社群、認同、權利,美德、公益、國傢等的觀點。最後作者還簡要分析瞭社群主義對當代西方政治學理論及實際政治生活所産生的影響。
在集體和社群的價值被不斷高估的西方,“自由及其局限”一度成為主流,社群主義應運而生。以至於有人說,20世紀70年代政治哲學的主題是新自由主義者的正義,而80年代政治哲學的主題則是社群主義者的社群。在20世紀90年代,正義和社群兩者同時成為政治哲學的主題。
對於長期飽受集體主義浸淫,如今仍處於社會轉型期的中國,討論社群主義,究竟是早還是晚?這就需要從政治哲學的視角,進入社群主義的思想內核。本書作者,十年前曾因“民主是個好東西”一文引起轟動的著名政治學者俞可平,在梳理西方政治哲學流變的基礎上,係統介紹瞭社群主義及其價值,並明確指齣,離開自由主義,談論社群主義的後果是非常危險的。
##雖然我的確覺得社群主義有閤理之處,奈何若無自由主義的傳統,它太容易變成全能主暴政的思想基礎。另外,即使入門書如此,你還是可以看到黑格爾和保守主義的影子。
評分##雖然我的確覺得社群主義有閤理之處,奈何若無自由主義的傳統,它太容易變成全能主暴政的思想基礎。另外,即使入門書如此,你還是可以看到黑格爾和保守主義的影子。
評分 評分##很薄很簡單,可作為通俗性讀物來瞭解社群主義這一理論流派 當被問及“你是誰”的時候,你要怎麼迴答呢? 你通常不會迴答說“我是龐二哥”,除非是對於知道龐二哥是誰的人這麼迴答纔有用。但是對於知道龐二哥是誰的人而言,龐二哥又是誰呢?他們可能會說龐二哥是一個書評人,是一個東北人,是一個文字工作者,是某某人的朋友,是某個群裏...
評分##如作者前言寫的,是本通俗性的學術小冊子,更像是書單推薦。一半介紹自由主義一半介紹社群主義,二者實質上為互補,相輔相成。離開自由主義談論社群主義的後果是危險的。
評分 評分##結構性強 語言精煉 思想辨證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