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嘉宁,1982年生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青年作家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签约作家、英语文学翻译。现任《鲤》书系文字总监。
著有短篇小说集《我是如何一步步毁掉我的生活的》,长篇小说《荒芜城》等。
译著包括《红丝带》(Emma Donoghue著)、《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Miranda July著)、《写在身体上》(Jeanette Winterson 著)《美好的事物无法久存》(Ron Rash著)等。
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期望在荒原、巨山,或者无法泅渡之河中遇见另一位伙伴。
人生更像是漫游在大海里的哥伦布,甚至不抱有遇见一块大陆的希望。
只有抛却失望的人,才能继续穿行在黑漆漆的密林中。
——周嘉宁
21世纪初的上海,二十岁的阳阳觉得自己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她在地下文学论坛、里弄咖啡馆与边缘音乐会中寻找着同类。十年过去,大部分的文艺青年被无益的幻觉耗干,生活一路走向沉闷,也有少部分人获得了命运的垂青,获得了世俗的成功。从什么时候开始,人生于阳阳而言更像是漫游在黑漆漆的密林,不再期望能遇见另一位伙伴。
她曾深刻地爱过一个浑然天成的天才,也在最迷惘失落时陷入与一个已成名中年作家的关系。然而她并不想成为谁的女友,她想成为的是艺术家本人——单独地,直接地,以正面强攻的姿态,面对整个外部世界……
在这部小说中,周嘉宁以冷峻穿透的笔触,勾画出一整代文学青年的精神流浪简史,独具一种忧郁气质。
##作者写得决绝又用力,却还是显得廉价小气,可能因为文学和青年在这个时代本来就是廉价小气的吧。
评分##一般般。太单薄。开头比后面好。越写越单薄。你是作家,你的小说不要写一个作家啊。人物就只有一个特点,一种样子么。这个人物像一个横断面。只说了一个意思~我想要才华而且憎恨庸常生活,我不在乎~只是表达想法的小说是小说吗,小说还是应该塑造人物吧?
评分##看完的时候,雨已经停了。躺在沙发上看到客厅小小的正方形(3m*3m)白色的天花。生活里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这“不对”于我并不陌生。什么时候也变成了一个并不觉得一切会变好起来的人,但也只想依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另,很喜欢帆儿啊。
评分##简直无法忍受这种女主角是个文艺青年遭遇几位艺术中人恋爱成长的故事,不看作者栏还以为是二零零二年的安妮宝贝。女主角爱得死去活来天天想些不是凡人的东西工作随随便便找世上的男人都对她好,拜托了,别觉得这种梗就能提炼出文学的本质。另外文风真是矫情得受不住。
评分 评分##如果没有后三分之一,这部小说基本就废了。起码后三分之一让人觉得她长脑子了,不像之前,或者,像同类女作家一样只会打着敏感的幌子,自以为是的写自己不值一提,夸大了的困惑~~~我反而觉得这才算是周的真正转型诶~~4.5
评分##书评:正面强攻精神生活 李伟长(发表于《收获》杂志) 周嘉宁上部长篇《荒芜城》(首发于二〇一二年《收获》长篇专号(秋冬卷))出来后,我写过一篇书评,有一个想法:如果真有“八〇后文学”这个说法,它就应该是周嘉宁小说这个样子,不轻易倒向传统的现实主义,不简单躲到...
评分##我喜欢书中那种尖锐细微的东西,很真诚的一股劲儿,剥开写作圈子的壳子。周嘉宁对写作圈冷然的观察和描述,读来频频有被打脸的感觉。那些创作的男人们,在女人面前都显得虚张声势和自大自恋。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