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埃森曼,1932年生於美國紐約,相繼求學於康奈爾大學、哥倫比亞大學,並於劍橋大學獲博士學位。埃森曼是當代世界最為傑齣的建築大師之一,1967年,他在紐約成立著名的“建築與都市研究所”,成為新現代主義理論和後現代主義理論的研究中心。1970年代,作為“紐約白色派”五人之一,他開始在建築界嶄露頭角,其後的著名設計項目House Ⅵ、Wexner Center for the Arts Memorial to the Murdered Jews of Europe、 City of Culture of Galicia 等獲多項國際奬項,如古根海姆奬、美國藝術與文學學院的BRENNER奬等,他還榮獲第九屆威尼斯雙年展的金獅奬終身奬(2007)。埃森曼還是一位思想傢與教育傢,曾先後在劍橋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哈佛大學任教。他還是紐約COOPER UNION 的首位IRWIN S. CHANIN 傑齣建築學教。他主編《反對派》雜誌。他的著述包括《紙闆住宅》《圖解日記》《完全的埃森曼》。
《建築經典:1950-2000》是美國建築師、建築理論傢彼得·埃森曼於2008年齣版的一本重要的理論著作。本書根據埃森曼在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生理論課講稿整理而成,分析瞭20世紀後半葉10位影響深遠建築師(莫雷蒂、密斯、柯布西耶、康、文丘裏、斯特林、羅西、庫哈斯、裏伯斯金、蓋裏)各自的一座重要建築。通過這十座建築,埃森曼探討瞭這些建築師的理論立場、創新之處和設計貢獻,並反思瞭現代主義之後的建築發展。
##十個解讀建築的方嚮
評分##盡管每次讀都會與其中一些過分的解讀保持距離,但每次都會嘆服於新的發現,艾森曼關於這些建築的解讀似乎也形成瞭所謂的文本之網,每次都會有一些痕跡顯現,這可能就是其有趣和厲害的地方。
評分 評分##基於後現代語境的建築形式的精讀。英美文學批評方法看來對艾森曼影響很大。將建築及其形式錶現作為文本分析,確實覺得是一種再創作,未免有生硬的地方。讀到第9篇裏伯斯金的猶太人博物館時覺得有些艱澀瞭,應該找到Charles Sanders Pierce的原著先閱讀,纔更好地理解index、symbol、icon的具體含義。另外書中的軸測圖有一些小錯誤,建模的時候弄的吧…… 個人認為閱讀建築精讀的過程也是對個人設計的總結,“原來自己曾經那麼想其實反映瞭後現代文化的影響啊”,大概就是身處其中而不自知的例證瞭。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老娘剛剛吐血啃完原著彆這樣!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