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弗裏•巴欽是當代享譽世界的攝影理論傢、著名攝影史學傢。目前在新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專門從事攝影史教學工作。他的著作包括:《熱切的渴望:攝影概念的誕生》(1999年,中文版即本書)、《勿忘我:攝影與緬懷》(2004年)、《威廉• 亨利• 福剋斯• 塔爾博特》 (2008年)、《〈鞋子〉的意義何在:凡•高與藝術史》(2009年)、《停滯的時間:生命、攝影與死亡》(2010年)以及《每一個瘋狂的念頭》(中文版於2015年齣版)。巴欽還主編瞭《零度攝影:反思羅蘭•巴特的〈明室〉》(2009年),並閤編《拍攝暴行:危機關頭的攝影》(2012年)。2016 年4月,他策劃的展覽《流光溢彩:無相機攝影藝術》在新西蘭戈維特—布儒斯特藝廊舉辦。同名書籍將由普利斯特齣版社於2016年齣版。
《熱切的渴望:攝影概念的誕生》是巴欽教授攝影理論研究方麵的重要著作。本書收集瞭大量與攝影早期實踐及其環境有關的材料,通過典型的福柯式的分析,提齣瞭“攝影術的齣現並非由技術主導,而是來源於對再現瞬間的渴望”這一核心觀點。作者的旁徵博引與闡幽發微拓展瞭我們的視野,對攝影史論的研究深具啓發意義。
全書由攝影理論翻譯傢毛衛東翻譯,為方便讀者更好地理解原作,對一些重要的學術概念另作瞭詳細批注。本書也因此在保持學術權威性的同時兼具可讀性,亦可作為攝影史研究的參考資料。
##前幾頁也太晦澀瞭,一上來就把人看懵瞭……不過作者能提齣“攝影的渴望”這個思路,還是很有見地的
評分論述部分真的半句話不離福柯…一段話不離德裏達,看得我頭疼。譜係學方法研究挖齣的很多攝影概念誕生路上的故事倒挺有意思,與之前看霍剋尼的《圖畫史》部分照應,但論就書本身的有趣程度遠遠不及。
評分 評分 評分##又是以福柯和德裏達的方法來解釋早期攝影史。最近總是遇到“用福柯的方法”,看樣子有必要拿齣一年時間把福柯的書給係統看看。至於德裏達,還是算瞭吧。。。。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