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 拉法格(Paul Lafargue,1842-1911)生於古巴,也是卡爾‧ 馬剋斯的女婿。
職業為醫生,並身兼革命傢、演講傢、作傢、煽動傢,以及法國勞工的組織傢。
曾將共產主義宣言譯為法文,並著有多部社會與經濟相關著作。
保羅‧ 拉法格(Paul Lafargue)可說是一個傳奇人物,生於古巴,卻成為法國公民,身為醫生,卻又身兼革命傢、演講傢、作傢、煽動傢,以及法國勞工的組織傢。當然,最知名的一點是,他是卡爾‧ 馬剋斯的女婿,而他與妻子在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相偕自殺,更是傳奇一樁。
人類真的那麼熱衷於「工作權」嗎?拉法格在本書,開宗明義地說:勞工階級為一種謬見所苦,已達兩世紀之久(從本書齣版時往前推),這種謬見就是,「對工作的喜愛」,「對工作的強烈熱情」。
而這種謬見又為個人與社會帶來悲痛。人類的本性當然是好逸惡勞,偏偏在「休閒已成為一種企業」的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卻有眾多的人為失業所苦,就算勉強找到22K 的糊口工作,也要不斷為爭取較好的工資而反抗與財團掛鈎的政府。
人類有嚮往悠閒與田園生活的權利,拉法格在本書的主體部份〈懶惰的權利〉一文中,針對人類——尤其是勞工階級——爭取「懶惰的權利」的主題提供瞭非凡的理論,佐以「古代民族享受沒有工作壓力、過著怡然自得生活」方麵的例證,可謂用心良苦啊。
##看到瞭很多Braverman的觀點,也就是說,有很多事情19世紀的人已經看得很清楚瞭(比如資本主義和父權製對女性的雙重壓迫,教育的擴張以降低知識成本,知識與技術者的分離),但在一個多世紀後這一切依舊存在甚至加強。(資本擴張是不可阻擋的嗎? 工作者有懶惰的權利,可資本傢沒有動機去改變什麼,道德無法束縛資本傢,但資本傢創造的道德卻能綁架很多人。當時的人們覺得機器的引入可以解放人類,追迴自己懶惰的權利,但馬剋思也看得很清楚,資本需要剝削剩餘價值纔能增殖,如果無限度地使用機器,資本主義就是死路一條。資本主義的機製不是僵硬的,裏麵有很多渴望營利的活躍參與者,他們會為這一機製的長存貢獻靈感,如在技術應用中引入人的參與,催生齣程序員和各種數據分析師的工作,進一步掠奪人創造齣的價值。齣路在哪裏呢?
評分 評分##“基督教道德鼓吹受苦節欲熱愛在資本主義下的勞動,可沒想過,他們的主耶和華是理想的懶惰的最高典範,他隻工作瞭六天(創世)就永久休息瞭”
評分##最後一篇講人不如馬的笑死我瞭。所以很久很久以前就提倡要放空發呆纔能思考,一天不能工作3小時以上。在降薪的日子裏,我決定返古,每天把工作時間控製在3小時以內,然後乾彆的。想早起瑜伽就早起瑜伽,想看書就看書。總之,不被任何人綁架,愛咋咋滴。
評分##勤勞不能救我們
評分 評分##時代局限性在於他還沒預見消費主義式微以後的人類連開心作樂的激情都沒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