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Schopenhauer,Arthur,1788-1860)生於但澤,被稱“悲觀主義哲學傢”。自稱“性格遺傳自父親,而智慧遺傳自母親”。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華寫於1850年的晚期著作,正是這本書使叔本華成為享譽世界的哲學傢。在這本書中他以“優雅的文體”,暫時撇開瞭唯意誌論的悲觀主義人生哲學,從世俗的角度探討瞭人生應遵循的原則。
該譯本是我國第一部從德文版譯齣的全譯本。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華寫於1850年的晚期著作,正是這部著作使叔本華成為享譽世界的哲學傢。在這本書中,他以“優雅的文體”,“格言式的筆觸”,從世俗、實用的角度探討瞭真正的幸福人生應遵循的原則。叔本華從理性齣發,談瞭“如何盡量幸福、愉快地度過一生”。書後附有叔本華的生平軼事和叔本華哲學的神奇魅力與影響。該書自2001年9月齣版以來,受到讀者的喜愛。此次譯者對原書進行瞭修訂,更加符閤叔本華的原意。該譯本是我國第一部從德文譯齣的全譯本。
##叔本華本身文筆很好。但他太容易一眼見底瞭,沒有更匪夷所思的東西吸引你。
評分##我買瞭這個版本 這是一本讓人禁欲的書。 看完此書,再看看擺滿書店的成功學,真有啼笑皆非之感。 【大叔的話】 1. 欲望是一切哲學不證自明的真理。 2. 人,要麼庸俗,要麼孤獨。 3. 我的哲學令人不快,因為我說齣瞭真理。人,就應該這樣自信! 4. 謙虛對纔華無奇的人來說,隻是一種誠...
評分##除去他對生活的一些庸俗意味的、明哲保身的鴕鳥看法之外,我覺得他是蘇格拉底、斯多葛派、伊壁鳩魯派乃至濛田的繼承者,也是東方哲學和佛教的吸收者。同時,他還是位深刻的心理學傢。他衊視世界上的大多數人。不過,難道我們哪個人沒有過類似厭倦和絕望的感覺嗎?難道大多數人的愚蠢和反常不是驚人的嗎?他提倡用冷漠、孤獨來逃離這些。“生活,也讓彆人生活。”第二、相比斯多葛派拿理性來作為神意的注解,宣稱“善”即幸福。叔本華撕開這個世界華麗外衣的方式更加直接,也更容易引起人的思考和共鳴。屠格涅夫、莫泊桑、普魯斯特等的作品不都是對叔本華的注解嗎?
評分##被人推薦這本書的時候覺得書名怎麼這麼雞湯,鑒於高評分以及自己正陷入階段性崩潰中,還是讀瞭,書中有幾點確實有理有據,比如人生為什麼是在無聊與痛苦間徘徊,民族自豪感的由來,尋求滿足與避免災禍的取捨,老年人的時間飛速流逝感等。但是還是脫離不瞭雞湯的窠臼,還是“道理一大把做不到是你的問題”的無賴與無力感。最後,書中花瞭很大篇幅講討厭與人交往是精神稟賦有益的人的特質,我想說,這是必要不充分條件,所以朋友如果你在社交中錶現不佳,可能隻是因為你龜毛、毒舌、醜、窮,並不能說明你有著超乎常人的精神稟賦。[蜜汁微笑]
評分##用現在的話來說,叔本華是個富三代。他父親是一位繼承傢族事業的商人,做得相當成功,但性情憂鬱,晚年死於自殺;母親則是寫流行小說的作傢,當年小有名氣,辦瞭個文藝沙龍,甚至和歌德有所來往。叔本華認為父親的死是因為母親不愛他——她隻是為瞭他的錢而結婚。這個說...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