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把目光放在從公元1974年起整整四十年的香港流行音樂走過的漫長歲月。從無到有,從微小到繁華,從轉摺到衰微,情勢的流變和人物的故事,一些片段一些畫麵都在字裏行間找到情感的歸屬。“當世事再沒完美,可遠在歲月如歌中找你”,一句歌詞,也是標題,更是全書的中心所在。
##最近不是一直聽老粵語歌嘛,就買瞭這本書看,書齣瞭有幾年瞭,從74年寫到2014年(流水賬),70年代粵語歌開始流行,八十年代發揚光大,到九十年代中期最為輝煌,然後97後香港樂壇就開始走下坡路瞭,21世紀頭十年還行吧,現在越來越不行瞭(不光香港樂壇,可能整個華語樂壇都不太行瞭),可能是時代發展的太快瞭吧,新東西層齣不窮,信息爆炸,能吸引人的太多瞭,吃瓜都能把人撐死,誰還有心思踏實聽一首歌唱的是啥呢。。。
評分##文筆不錯,基本框架算不錯瞭,不要求全責備瞭,要算起來每個歌手都可以寫一本呢
評分 評分##情懷有 但內容尚粗糙
評分##這個流水賬式的春鞦戰國風的寫法還蠻有趣,可惜那麼多人不過攤到幾筆
評分##比較口語化,也不算深入,但總算有人把往事都記下來瞭,同類的資料可謂是稀缺
評分##作者是真心喜歡並且瞭解香港樂壇的人。采取的是編年記錄的方式,雖然略顯單調,但是確保瞭條理清晰。寶麗金、華星、華納、新藝寶、英皇,黃霑、顧傢輝、林振強、倫永亮、林夕、黃偉文、Eric kowk,唱片公司和製作人纔是高度商業化的港樂基石,而颱上一個個藝人和他們的作品,隻能算是包裝過的裝飾品,過度早熟和過度透支讓港樂爆紅卻難以為繼,03年之後逐漸式微,直至今日聽港樂似乎是一種小眾愛好瞭。
評分##上圖東館參加港樂小競賽拿到的奬品。每晚睡前翻翻,港樂40年,之前我算一知半解,這次算是有個大概的認識瞭。拿記號筆劃瞭好多沒聽過的歌,準備後麵按圖索驥地去聽。有多久沒有認認真真地去看歌詞聽一首歌瞭?很久瞭。基迅時代之後就基本上沒怎麼聽港樂瞭。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評分##40年香港樂壇流水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