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斯顿·斯宾塞·丘吉尔( Winston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出身于贵族家庭,父亲伦道夫勋爵曾任英国财政大臣。1940—1945年和1951—1955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之一,战后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他写的《不需要的战争》获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6卷、《英语民族史》24卷等。丘吉尔是历史上掌握英语单词数量最多的人之一(十二万多),被美国杂志《人物》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一大演说家之一,曾荣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从1929—1965年,连续36年担任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校长。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欧阳瑾,男,1972年生于湖南,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热爱并多年从事翻译工作,已单独翻译或者与人合译了多部作品,出版了《重压下的优雅——海明威中短篇小说精选》《瓦尔登湖》《正向思考力》《有限伙伴:二十一世纪美俄关系新常态》《强势》等译著,且有多部译作正在出版中。
1907年,温斯顿·斯宾塞·丘吉尔作为英国殖民地副大臣前往东非进行考察,旅程中大型狩猎观光活动与官方会晤交替进行,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本书绝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游记,其中不乏对非洲风土人情的描述,但更为重要的是,丘吉尔在其中穿插了他对于非洲政府治理和经济发展的看法,指出挖掘东非发展潜力的最佳方式是发展铁路系统。此外,本书也为读者了解当时英国与非洲殖民地的关系打开了一个窗口。此次出版保留了1908年英国首版的3幅地图及59幅照片,争取最大程度地为读者还原出丘吉尔所描述的那个神奇的非洲世界。
##丘吉尔早期作品,当时的丘吉尔在政界还只是崭露头角,相对后期的二战史要轻松愉悦不少O(∩_∩)O
评分殖民地巡礼
评分##翻译不流畅,遣词造句(翻译方面)太过生硬。
评分##34岁的丘吉尔,110年前英国人的思想和与东非人的交流互动。不过一个世纪而已,今天的人再看到书中呈现的殖民主义思想、民族优越论、肆意打猎的行为或许很难认同和接受了。今天,丘吉尔笔下的默奇森瀑布没建起来水利设施,倒是靠着旅游业兴旺发达了。
评分##珍贵的图像资料和文字记录,印象比较深的是有如纪录片一样的猎捕狮子犀牛大象河马的情景,当然还有原始森林虱子蚊子传播疾病可能带来的恐慌和看似严密无缺的对策。殖民真是一个难以言明的行为,虽说英国人高高在上地对当地基建规划指手画脚不太妥当,但多少为当地他们所谓的落后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布噜噜母,铁在木上”,不知真实的丘吉尔说话是否如此俏皮呢。 一直以来都不是特别喜欢游记的我,却能捧着这本写于二十世纪初的《我的非洲之旅》看得津津有味,不仅仅是因为这是文笔与视角均至臻佳妙的英国前首相温斯顿·斯宾塞·丘吉尔所著,也是因为这本书中描述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非洲与世界是如此迷人,且还有游记背后的故事可供回味。 ...
评分##该书通俗易懂,言简意赅,随着阅读的深入,易将读者带入一个真实的环境中。译者文学功底雄厚,我曾多次拜读过他的作品,感觉挺不错的。关于这本丘吉尔的《我的非洲之旅》,个人认为肯定会得到更多的好评,应该会得到更多的人认可,也就会有更多的人购买它。本人也是一名业余翻...
评分 评分##最后还是蛮有见地的,btw 狩猎的成就感我无法接受、无法理解……难道个人的快乐非得建立在别人(其他动物)的痛苦之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