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斯顿·斯宾塞·丘吉尔( Winston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出身于贵族家庭,父亲伦道夫勋爵曾任英国财政大臣。1940—1945年和1951—1955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之一,战后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他写的《不需要的战争》获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6卷、《英语民族史》24卷等。丘吉尔是历史上掌握英语单词数量最多的人之一(十二万多),被美国杂志《人物》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一大演说家之一,曾荣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从1929—1965年,连续36年担任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校长。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欧阳瑾,男,1972年生于湖南,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热爱并多年从事翻译工作,已单独翻译或者与人合译了多部作品,出版了《重压下的优雅——海明威中短篇小说精选》《瓦尔登湖》《正向思考力》《有限伙伴:二十一世纪美俄关系新常态》《强势》等译著,且有多部译作正在出版中。
1907年,温斯顿·斯宾塞·丘吉尔作为英国殖民地副大臣前往东非进行考察,旅程中大型狩猎观光活动与官方会晤交替进行,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本书绝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游记,其中不乏对非洲风土人情的描述,但更为重要的是,丘吉尔在其中穿插了他对于非洲政府治理和经济发展的看法,指出挖掘东非发展潜力的最佳方式是发展铁路系统。此外,本书也为读者了解当时英国与非洲殖民地的关系打开了一个窗口。此次出版保留了1908年英国首版的3幅地图及59幅照片,争取最大程度地为读者还原出丘吉尔所描述的那个神奇的非洲世界。
##老实讲,看标题,总让人觉得这是一本平平无奇的小网红旅行者的一本小书,不过把目光移到作者那,一切就不同了——温斯顿·丘吉尔。 最近刚看完《二战回忆录》,挺迷丘吉尔的,叙事顺序清晰,文笔流畅。《一战回忆录》暂时是不打算看了,不过《我的非洲之旅》这本小书还是很有意...
评分##《我的非洲之旅》是温斯顿·斯宾塞·丘吉尔作为英国殖民地副大臣前往东非进行考察的过程中撰写的一部游记。 除了对非洲风土人情的描述,丘吉尔在书中还穿插了他对于非洲政府治理和经济发展的看法。虽然夹杂着作者强烈的帝国主义情怀,以及对非洲土著的傲慢与偏见,但是本书依然最大程度地为读者还原出了丘吉尔所描述的那个神奇的非洲世界。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丘吉尔文笔真好。写好的秘诀就是写写写啊。
评分 评分 评分##看得我很难受。 虽然丘吉尔先生对非洲的描写遣词用字都富有诗意,让人对那种美丽的天然向往不已。 但也毫不掩饰以他身后强大帝国为基础的,傲慢的居高临下的殖民者姿态。 仿佛整片非洲大地,那些被称之为“温顺”的原住民,不过如同这片未开垦地域上的犀牛河马大象狮子一样,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