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宅中原

光宅中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倪润安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17-3-1 精装 9787532583607

具体描述

倪润安,男,1974年10月生,现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考古、民族考古。曾先后参加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青海省都兰县热水吐蕃墓葬、山东省章丘市东平陵故城遗址、陕西省凤翔县秦都雍城遗址等的田野发掘工作。在《考古学报》《考古》《文物》《北京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考古学论文40余篇。主持或参加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等10余项。

本书探讨了拓跋起源、拓跋南迁匈奴故地、拓跋代国至北魏各时期墓葬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进程等问题。在拓跋起源问题上,本书厘清了拓跋族源的主要来源。在拓跋南迁匈奴故地的问题上,尝试从相关墓葬中区分出檀石槐鲜卑遗存及其文化因素,从而筛选出与拓跋南迁关系更直接和紧密的遗迹,以勾画出确定性更强的南迁路线图。在代国至北魏墓葬文化方面,本书揭示了力微联盟对檀石槐鲜卑文化的继承、北魏早期对边疆文化的整合、北魏中晚期文化向“晋制”的复归、北魏文化余脉开启“唐制”新模式等文化现象和历史过程。本书还把北魏墓葬文化置于南北朝发展的横向比较中,探讨北魏与南朝争夺文化正统的过程,并试图总结拓跋至北魏墓葬文化演变道路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用户评价

评分

##"本书探讨了拓跋起源、拓跋南迁匈奴故地、拓跋代国至北魏各时期墓葬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进程等问题。在拓跋起源问题上,本书厘清了拓跋族源的主要来源。在拓跋南迁匈奴故地的问题上,尝试从相关墓葬中区分出檀石槐鲜卑遗存及其文化因素,从而筛选出与拓跋南迁关系更直接和紧密的遗迹,以勾画出确定性更强的南迁路线图。在代国至北魏墓葬文化方面,本书揭示了力微联盟对檀石槐鲜卑文化的继承、北魏早期对边疆文化的整合、北魏中晚期文化向“晋制”的复归、北魏文化余脉开启“唐制”新模式等文化现象和历史过程。"

评分

##拓跋与檀石槐鲜卑、东部鲜卑、乌桓、匈奴等胡族及中原的关系讨论部分很精彩,倪老师检讨筛选、分组归纳、建立序列的功课做得相当扎实,是看齐标杆。

评分

##主要从第三章开始看,虽然同我要找的东西联系不大,但方法值得借鉴。

评分

##同意作者关于正统的观点。梳理了北魏各个时期的墓葬形制及器物特征,比较肯定一点孝文帝迁都为突发事件,没有处理好旧都和新城的各种事务,导致北魏后期的河阴之乱,走向灭亡。

评分

##先是以出土物类型学分析拓跋氏发祥地及南迁匈奴故地的路线(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我总觉得样本量少,结论的可信度就存疑),然后以北魏迁洛前后的墓葬形制、随葬器物及壁画等讨论其文化变化(最主要是鲜卑旧俗和匈奴、三燕等影响渐减、而向晋制和汉式风格靠拢)。说实话看到后面说南朝逐渐发展出地区特征而中原地区牢牢抓着汉制以立正统,内心还是有点小复杂——到底何谓正统?

评分

##"本书探讨了拓跋起源、拓跋南迁匈奴故地、拓跋代国至北魏各时期墓葬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进程等问题。在拓跋起源问题上,本书厘清了拓跋族源的主要来源。在拓跋南迁匈奴故地的问题上,尝试从相关墓葬中区分出檀石槐鲜卑遗存及其文化因素,从而筛选出与拓跋南迁关系更直接和紧密的遗迹,以勾画出确定性更强的南迁路线图。在代国至北魏墓葬文化方面,本书揭示了力微联盟对檀石槐鲜卑文化的继承、北魏早期对边疆文化的整合、北魏中晚期文化向“晋制”的复归、北魏文化余脉开启“唐制”新模式等文化现象和历史过程。"

评分

##前面部分对拓跋魏的族源、南迁匈奴故地的研究精彩

评分

评分

##拖拖拉拉终于看完了!从嘎仙洞、扎赉诺尔圈河墓地等遗迹,来探讨鲜卑文化的起源,到最后晋制被唐制所代替,整个过程都被根据墓葬来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