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昭子 Otake Akiko,日本摄影家、摄影评论家、作家、画家,1950年生于东京。1979年至1981年旅居纽约,并展开创作活动,涉及非虚构、随笔、小说、摄影评论等各种类型。同时在日本各地展开“在此说书”朗读座谈会。作品包括《用眼睛打猎的人》《这张照片真 厉害2008》《随时欢迎观摩》《鼠京东京》《图鉴少年》等。
译者 林叶,在日本留学工作多年,现为独立译者、摄影评论员、自由撰稿人。主要从事视觉文化的研究与翻译工作,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兼具有意识及无意识的行为,直面混沌的人类世界原本的样子进行拍摄——日本摄影。
本书以10位日本摄影家的成长脉络为经纬,将老一辈大师森山大道、中平卓马、荒木经惟、筱山纪信以及新一代闪耀的佐内正史、藤代冥砂、长岛有里枝、蜷川实花、大桥仁、Homma Takash i等摄影家的生存之道、核心思考全数记录,立体展现日本摄影50年来的发展历程,是纵观日本战后摄影黄金年代丰富样貌的第一本著作。
本书作者认为摄影是生命、机器、外界三足鼎立的战场,是一种承担着感情与无意识的领域,敢于直面混沌不清的人类状态的精神。他将这样的摄影风格称为“日本摄影”,并试图从现在活跃着的摄影家的工作中将它的精华提炼出来。
特别好,对摄影的观点很深刻,通过这些人进入到摄影哲学的思考。
评分##摄影归根结底还是比较私人的东西。新一代那部分写的让人感觉有点空洞
评分##看书名以为还是一本讲摄影师的严肃教材,没想到是写摄影师个人的专栏文章,写得很流畅。读完觉得总是被称为“大师”的几位摄影师亲切不少。
评分##可以作为一个切面来看,很多摄影师都没能入选,关于前半段黑白摄影,从vivo到挑衅都是几位老生常谈的摄影师,不过对于从未了解他们的人来说还是很多干货。后半段现代摄影,摄影师和前者表现出的摄影活力截然不同,可能上一代的人身上真的背负太多责任和时代的东西吧,这一代更多的还是商业和自我,就像决斗写真论里写的那样,日本的私摄影也有一点不好的走向即小众到无法让普通读者引起共鸣。 后生代摄影中最喜欢的还是大桥仁,充满生命和感受力的画面,一个敢于对自己下狠手同时忠于自身感受的创作者,他给出的力道,观众也能触碰到同样的力度。
评分##作者结合摄影师个人经历以及各种思想变化的方式来记录,好评
评分 评分 评分##更像是什么随笔杂记一类的文章, 对于日本摄影史中的关键事件、流派、刊物都只是略微带过,并未深入详述。印象最深的还是一些八卦。1962年,古巴危机发生之后,中平卓玛觉得自己应该出点力,于是给卡斯特罗写信。成为编辑之后,中平卓玛首先向寺山修司约稿《啊,荒野》。虽然书里的大多数人都鄙视广告公司,但好像职业路径大都在广告公司待过好一阵儿。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