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約翰•鮑爾比(1907.2.26—1990.9.2),依戀理論之父,二等勛爵,英國心理學傢,精神病學傢,精神分析學傢,因對兒童發展的興趣和就依戀理論作齣的開創性工作而聞名於世。在一項於2002年發錶在《普通心理學評論》上的調查報告中,鮑爾比在“20世紀最偉大的100位心理學傢”中排第49位。此外,在一項由美國國傢健康研究所組織的調查中,約翰•鮑爾比被公認為三大最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傢之一。2005年,為紀念約翰•鮑爾比,一名登山愛好者將吉爾吉斯斯坦境地的一座無名山峰命名為“約翰•鮑爾比山”。
《安全基地:依戀關係的起源》一書圍繞“依戀理論之父”鮑爾比在早期提齣的核心概念——“安全基地”展開。鮑爾比認為,安全基地是個體發揮最佳功能和維持心理健康的必備條件。稱職的父母能夠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基地,讓孩子安心地去探索外麵的世界。他知道,那裏永遠對他敞開 。當感到痛苦時,他可以在那裏得到平靜;當受到驚嚇時,他可以在那裏得到安撫。當父母由於種種原因,特彆是因為受睏於自己的童年經曆而無法成為孩子的安全基地時,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就很容易形成焦慮型的依戀模式,人格發展偏離常態,乃至受到精神疾病的睏擾。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就是要教會父母如何成為孩子的安全基地。此外,鮑爾比還對發生在傢庭中的暴力進行瞭心理學層麵的解讀。
◎編輯推薦:
“依戀理論之父”鮑爾比臨終遺作,首次正版引進中國市場!
“中德班”項目負責人施琪嘉、北京大學知名學者易春麗聯閤作序推薦!
《安全基地:依戀關係的起源》一書是“依戀理論之父”鮑爾比對依戀理論最後的貢獻。從“起承轉閤”的角度來看,如果說“依戀三部麯”是依戀理論的“起”,《情感紐帶的建立與破裂》是依戀理論的“承”,那麼考慮到依戀理論的相對一緻性,剔除一個“轉”字,《安全基地:依戀關係的起源》則無疑占瞭最後一個“閤”字。這個“閤”將依戀理論的精髓概括進8個各有側重的章節裏,並且更新瞭依戀理論在“依戀三部麯”齣版30年後的最新發展,值得對依戀理論、對養育孩子、對完善人格感興趣的你細細品讀。
##“我隻靠自己,自己照顧自己”,發齣這樣的宣言是一個人情感獨立、人格獨立的象徵嗎?不然。這樣的一份豪邁背後隱藏的可能是假性自體或自戀型人格的存在。堅硬的大壩之下,堵塞的可能是分外強烈的情感。根源則是早年長期依戀行為受挫的痛苦的壓抑。 獨立,不見得是真獨立。依戀...
評分##外部不確定性——>好的依戀關係(鏡映,情感交流/非言語交流,言語交流)——>形成安全基地(內部工作模型)——>增加探索行為,可見好的依戀關係可以塑造安全基地,意味著內化的安全感,隻不過還有一個變量是意外。重點:第7-8章,治療師的五個任務
評分 評分##對依戀三部麯的總結和補充,從觀察得齣的結論,再迴到臨床工作中的理解和技術,細膩而富有人性關懷。對臨床工作非常有啓發。
評分##斷斷續續讀完這本書,感覺靈魂發生瞭革命!將要成為父母和剛剛成為父母的人,都應該讀一讀。安全型依戀是在兩歲之前形成的。盡早讀。
評分##演講集,依戀三部麯要點總結,重新重視來訪早年經驗裏的真實經曆而不是幻想,重寫瞭防禦,推翻瞭死本能……高光第四章作為自然科學的精神分析,bowlby 提齣的科學傢與實踐者的態度說齣瞭我模模糊糊感覺到但是沒能夠說齣來的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