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屹峰,浙江萧山(今属杭州)人。毕业于杭州大学历史系文博专业(今浙江大学文博系)。现任浙江省博物馆研究馆员、《东方博物》编辑部主任兼执行主编。发掘过跨湖桥遗址、前山窑址、长山土墩墓和金山遗址等20余处遗址。出版专著《中国南方原始瓷窑业研究》。
六舟是清代一位才华卓越而又非常有趣的和尚,在书画、篆刻、制砚、刻竹、书画装裱、书籍装帧等方面皆有不俗的造诣;在八破画、全形拓及古砖花供等新型艺术领域,则更是开创性的人物。他有强烈的野外考古兴趣和热情,经常四处游览,实地访碑,棰拓考证。
六舟的传奇生涯引发了浙江省博物馆王屹峰的极大兴趣,他借助馆内丰富的六舟藏品,通过追随六舟当年人生足迹的方式,实地勘察其生活场所,多方搜寻资料,钩沉稽古,苦心孤诣,撰成此书。全书以九能儒僧、囤碑搜字、磨砖作镜、古砖花供四个篇章,全面展示了六舟的生平、行踪、交游、艺术成就等。作者用精到的语言,实证的材料,并配合三百余幅精彩图版,向我们介绍了六舟在八破、全形拓、古砖花供这三种直接以金石学为学术根柢与形式语言的艺术创新实践中的渊源脉络、技法特征和喻义功能,从而以这样一个切片,呈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学术、对于生活、对于审美的综合认知,将清代以金石学为代表的传统学术与朋友圈的文化唱和、艺术的综合维度和江南的人世情怀、个体的文化追索与国族的文化血脉有机融合。
##晚清年间享有“九能儒僧”之誉的六舟,有着传奇的人生与卓绝的才艺。浙江省博物馆考古学者王屹峰先生历时十五年,重新追寻六舟和尚一生踪迹,钩沉稽古,爬梳剔抉,考索出六舟当年在金石收藏、学术研究、艺术创新方面的种种遭逢际遇与执着追求,详尽描述了他在八破、全形拓、古砖花供三种直接以金石学为学术根柢与形式语言的艺术创新实践中的渊源脉络、技法特征、喻义功能,揭示了中国传统观念中对于“金石千秋”的美好祈愿,其从帝王政治梦想走向世俗生活的嬗变,也折射出传统金石学在涵盖学术旨趣、审美追求、社会风尚与生活方式方面的博大精深。 文/赵客 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金"是指青铜器及其铭文,“石”则是指石刻图像及文字。北宋年间经济和技术高度发展,造纸、印刷与墨拓技术得到空前提高,由此金石学的研究逐渐成形。赵明诚的《金石录》和欧阳修的《集古录》成为金石研究著作的翘楚。清代以后的金石学受乾...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金石学滥觞于北宋。最初以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研究对象,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证经补史的目的。有宋一代涌现出以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为代表的一代学人,赵氏代表作《金石录》对后世影响深远。由宋入元、明,金石学渐趋衰落。迨至清代,受乾嘉学派影响,金石学复热,进...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