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1928-2017),诗人,散文家,文学家。祖籍福建永春,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写作的“四度空间”。文学影响力既深且远,遍及华人世界。
著有诗集《白玉苦瓜》《藕神》《太阳点名》等;散文集《逍遥游》《左手的缪斯》《听听那冷雨》《青铜一梦》等;评论集《蓝墨水的下游》《举杯向天笑》等;翻译《理想丈夫》《不要紧的女人》《老人和大海》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大系》《秋之颂》等,合计七十种以上。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余光中先生散文代表作的精选集。作为“诗质散文”的代表作家,余光中的散文跳出传统散文语言的窠臼,把现代艺术表现手法引入散文创作中,使散文具有现代诗的密度和张力。在建构异彩纷呈的语言形象过程中,他的散文语言运用密集型聚合的叠音、新颖的词汇和意象、多 姿多变的语言节奏、综合运用多重修辞格方面,闪烁着余光中散文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语言风格。
余光中亲选全新散文集,本书中包涵四大主题:生命的爱与孤独;生活的智慧和意趣;文化的美和体悟,在路上的思考。余光中文风不拘一格,其散文能带给读者多重美的享受:既有壮阔铿锵的大手笔,又有细腻柔绵的小写意,更有深沉真挚的情感和思考,以及深厚的人文情怀。在这本书里作者回顾一生的爱与孤独、记忆与思考,为每一个读者提供生命的启示和前行的力量。人生有许多事情,正如船后的波纹,总要过后才觉得美的。
##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评分喜欢余光中。
评分##“最后还剩一条命,用来从从容容过日子,看花开花谢,人来人往,并不特别要追求什么,也不被截止日期所追迫。”
评分 评分##不同的时间段里,诉说情绪、分享情感的人是不同的,时间分配上也是不同的。少时受委屈会跟父母诉说,总会围绕在父母身边;学生时期,和不同阶段的朋友有着各自的记忆;等有了男女朋友或是组建了家庭,重心就又有了不同。保留着一些旧东西,看到就会记起过去,回忆里的人和事,...
评分 评分 评分##和《左手的掌纹》那本重叠得稍多,余光中因为外文好,翻译得早且持久,又因家学和专业原因,当年考上北大没读成,所以勇总是有点孤妄考之、孤妄读之的意味。他不大看得起那些教授(不过梁实秋他蛮喜欢,钱钟书来过又走了),他在诗歌和散文方面有自己的扬抑,想来他也应当如此,不擅社交,却身处当初的台湾诗歌重镇蓝星诗社,不求功名却因外语水平得以出国深造,他和范小姐之间也是萌到不行,拿济慈诗得翻译充作表白,可到后来时,余光中说虚拟的家人只有王尔德、披头士和梵高;济慈是他和女儿的客人(他女儿学外国文学),真忘了范小姐!
评分##听说余先生人品存疑,逝者已逝,且不论对错 字里行间,确实对大陆故乡爱的深沉,令人动容 大师是不是都特讲究遣词造句?生僻字有点点多,形容词也是不同于现代常规用法,所以读起来有点费劲,还想象不出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