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也寸志(1925-1989)
日本作曲家、指挥家,作家芥川龙之介之子,毕业于东京音乐学校。1954年起开始发表作品,是日本战后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并多次担任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的评委。
创作上深受普罗科菲耶夫和斯特拉文斯基影响。代表作有《埃洛拉交响曲》《弦乐三章——三折画》、声乐曲《车尘集》、歌剧《广岛的俄耳甫斯》等。著有《音乐是什么》《关于音乐的讲话》《音乐之旅》等。为纪念其在作曲方面的成就,三得利基金会特设立“芥川作曲奖”。
本书是音乐大师芥川也寸志写给大家的音乐入门书。
人们欣赏音乐,演奏音乐,以不同的方式享受着它带来的乐趣。但要深入音乐的世界,首先应该了解音乐是什么。
音乐像一座城堡。节奏是基底,带来基础和生命;和声是外部设计,勾勒出轮廓;音程是一砖一瓦,构筑出纵向高度;对位法是内部构造,决定了城堡的复杂程度;曲式则是室内设计,与音乐的时间和空间有着紧密联系。
音乐是万物的语言。地平线的跃动、夏夜此起彼伏的虫鸣、绿荫深处的清风、恋人间的絮语……一刹那,一种感动满溢而出,音乐由此诞生。
本书以风趣易懂的语言,带你进入音乐的世界。只有完全沉浸其中的人,才会有美的发现。
##不是写给入门者的,但非常四两拨千斤。对日本的古典音乐教育刮目相看。学音乐最好还是趁早。
评分 评分 评分##如此伟大的作曲家和指挥家俯下身来为乐理入门的读者介绍谱面基本要素、曲式、和声规律,谦逊之心令人叹谓。或许,日作的原名《音乐的基础》比中译名更适合书籍的内容。阅读时,拼命回忆小学一二年级时的音乐老师所讲的乐理基础,然而最想了解的和声关系,当章节进入到了和弦转位,理解便跟着完全歇菜。小书的妙处在于,晦涩处,作者往往建议以聆赏曲例加深乐理的感性认识。读之受用,查阅也可,欣赏也可,闲余消遣也可。 1988年,也就是去世的前一年,日本作曲家介川也寸志的作品在列宁格勒音乐节演出。当时的指挥是声名远没有今天这么显赫的捷杰耶夫。也寸志是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的三子,中国的爱乐者对他的名字并不熟悉,其实他的《交响性管弦乐曲》《弦乐三章——三折画》《埃洛拉交响曲》很...
评分 评分##不是写给入门者的,但非常四两拨千斤。对日本的古典音乐教育刮目相看。学音乐最好还是趁早。
评分讲的是技术,从音到曲式,几乎可以当迷你参考书用。作者身为作曲家,学问贯通创作、分析、史、律学、心理和认知,很多地方不只是深入浅出,简直是四两拨千斤。但要能领会这样的门道,读者得有至少半桶水,起码得认真听过、体会过很多很多音乐,能用音名唱名唱歌,最好识点谱,至少很想认真从识谱入手学习音乐(也就意味着得有个键盘或者装个键盘乐器app),否则够研究上几年的。专家容易觉得这本书写得“有趣”,但也得想想对读者聆听基础和知识基础的要求。
评分##也寸志(也)非常會寫,不是指文學家的手法,而是指將理論講明白的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