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奥勒(Norman Ohler),德国作家。在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之后,他出版了德文版《亢奋战》,本书是其第一部非虚构类作品,一经出版便在德国在德国热卖,目前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德国作家诺曼·奥勒的首部非虚构作品
☆第一次全面披露纳粹统治下的毒品状况
☆颠覆我们对纳粹和二战认知的一本书
本书第一次全面论述了纳粹统治下的毒品状况——包括可卡因、海洛因、吗啡和冰毒。而这些对于纳粹军队恢复士气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部分解释了战争初期德国为何攻无不克 。
根据奥勒的研究,毒品无法解释第三帝国的意识形态,却能解释他们的内部混乱以及问题重重和令人疑惑的决策。本书中提到,毒品对希特勒和他的随从有着重大的影响,当战事不利于德国的时候,他们甚至采用了更让人难以理解的鸡尾酒疗法来缓和自己的情绪。这些化学兴奋剂改变了我们对于纳粹高层的及其判断形势能力的认识。
本书展现了纳粹德国的另一面——毒品状况,也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纳粹失败的原因,为读者更加全面认知纳粹德国提供了一部具有较强可读性的学术专著。
##用毒品来阐述二战史是一个有趣的视角,他的确填补了常规二战历史中叙述中缺失的一环,包括德军快速突击、奇怪的敦刻尔克围困战的短暂停顿以及希特勒疯狂。莫雷尔这个并不为人所知的角色突然增加了在这场二战大戏中的戏份,这是一场毒品、兴奋剂等化学物质支撑的战争,一群化学物质支撑着的怪兽在战斗。德国军人的军事素养、雅利安人的民族意志和化学药品交织在一起,这本非虚构性文学给我们诠释了一段新的二战历史。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作者:张之琪 2004年,德国作家诺曼·奥勒(Norman Ohler)第一次来到中国,彼时他刚刚完成自己的“城市三部曲”,《代码生成器》《中心》和《黄金之城》,正在寻找下一本书的主题。结束中国之行后不久,奥勒在柏林遇到了一位老朋友,朋友的一段奇遇给了他重要的灵感。这位友人...
评分 评分 评分初看这本书的目的其实是之前在其他的文献里面了解到二战时期德国有拿LSD来审讯犯人,想看看整个背后的嗑药情况,不到两天读完。 300多页的书,直到278夜开始才讲到麦司卡林,是的,就是LSD(人工致幻剂),曾经我在欧洲的时候有试过一次,大概40分钟之后开始起反应,手机上的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