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罗斯(1933-2018)
1997年,菲利普•罗斯凭借《美国牧歌》摘得普利策文学奖。1998年,罗斯在白宫受颁美国国家艺术勋章。2002年,他又获得美国艺术文学院颁发的最高荣誉——虚构类作品金奖,该奖的往届获奖者有约翰•多斯•帕索斯、威廉•福克纳、索尔•贝娄等著名作家。罗斯于1960年、1996年分别凭借处女作《再见,哥伦布》和《萨巴斯的剧院》两度将美国国家图书奖揽入囊中。此外,他还获得美国书评人协会奖两次,笔会/福克纳奖三次。罗斯的《反美阴谋》被誉为“2003-2004年度以美国为主题的优秀历史小说”,这部小说于2005年荣获美国历史学家协会奖和W.H.史密斯文学奖年度最佳图书。罗斯也因此成为W.H.史密斯文学奖设立四十六年以来首位两度获奖的作家。
2005年,罗斯成为第三位由美国文库为其出版权威版作品全集的在世作家。此后,罗斯接连获得笔会/纳博科夫奖(2006)和笔会/贝娄奖(2007)。2011年,他在白宫被授予美国国家人文奖章;同年,他又成为第四位布克国际文学奖的获得者。2012年,罗斯赢得西班牙最高荣誉——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2013年,他又荣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最高荣誉——法国荣誉高等骑士勋章。
◆《变形记》的另类戏仿 异化年代再设凡人极端处境
∽ ∽ ∽
大卫•凯普什是一位大学文学教授。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他向往理性与节制,但他又精力旺盛,常面对诱惑而陷于苦恼。两年来,他在理性与诱惑的夹击之下,欲望一日盛似一日。在心理平衡渐渐被打破的同时,诡异的生理变化也随之而来。二月的某个凌晨,凯普什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重达一百五十五磅的女性乳房……
《乳房》以第一人称视角,记录了主人公遭逢“变形”前后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人对这种“变形”的反应,给读者留下了思考人类异化与身份认同感缺失的无限空间。
∽ ∽ ∽
罗斯拥有一只发光的笔,当代美国小说界少有人能与之匹敌。
——《周日电讯报》
大胆、复杂、动人……此书成于罗斯创作技艺最为精熟之时,再好不过地体现了其惊人的能力。
——《君子杂志》
一个崭新的世界,惊世骇俗,充满欲望的可能……还需要谁来老调重弹,说罗斯可敬可佩,从不会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吗?
——安东尼•伯吉斯
《乳房》实在妙极……独创一格,故事合理,趣味盎然。作为全书核心的“变形”一出,精彩绝伦……同时饱含深意。
——约翰•加德纳,《纽约时报书评》
##变成乳房后的我,从难以接受到歇斯底里再到渐渐找到接受的借口,知道接受这种变化,进而继续改变后的生活。呵呵,像极了我们对于生活中一般变化的认知过程,其实生活就是去接受变化吧! 只是这种荒诞的表现手法实在不知道有什么特别,看评论说是变形记的升级版,觉得...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身为文学教授的主人公是一个书写者,一位幻想家,一个偏执又懦弱的人。他试图想要达到“超越卡夫卡的卡夫卡”,以戏仿《变形记》,借用莎士比亚等等一系列的文学形象样板,展现语言的混乱与精神分析的展现。 有绝妙的隐喻:厌女的教授变为女性的器官,试图以乳房和阴户完成性交...
评分##当荒诞即刻没来由地发生,认清现状便代表我将承认自己因为无法扼制的欲望而成为一只乳房,但这完全背离人类的认知——当我性欲终于得到压抑并意识到这一点后,决心从感官与欲望的癫狂状态中脱身,继而调动人类的理性思考:我是不是疯了?只有疯子才会有如此失常的精神状态,只有我承认自己疯了,才能相信自己仍是人类,但我确实被所有人告知自己已经沦为非人,因此我试图恢复理性的过程正是走向发疯的过程……可我宁愿接受人类的认知确证自己变成疯子,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已然异化。我不仅渴望填补性欲,还急于恢复自己的社会角色,或者……总之,总得有个理由!任何理由!就像卡夫卡《城堡》中那个无罪却跑去恳求暴力机关为自己确定罪责的可怜人,总得抓住些什么,结果便是在对抗荒诞的荒诞挣扎中,沦为一只发疯的乳房。
评分##怪诞粗鲁得很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