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达瑞奥·冈博尼,瑞士学者,现为日内瓦大学艺术史系教授(2004年至今),受教于法国著名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致力于19世纪与20世纪艺术研究,尤擅长现代与当代艺术、偶像破坏、视觉歧义与视觉含混、法国印象派画家奥迪隆·雷东与保罗·高更、艺术与空间等问题的研究。
本书是艺术史学科中关于艺术破坏研究的一本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学术著作。作为艺术史研究领域中的一部专著,作者将研究视点放在艺术破坏这一艺术史研究中鲜有人问津的重要主题之上,在对艺术破坏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观念看法以及行为分类等问题作了历史与理论的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从原因、动机、行为语境及其在现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价值等方面,对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各种攻击、破坏艺术作品的行为以及破坏者等案例作了全面、深入地分析与研究。该书不仅对我们了解艺术品自创作完成之后的遭际与归宿、观众对艺术品的接受反应特别有价值,而且对于理解现代艺术中有关艺术与非艺术这一基本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书本身还是导论性质,当然作者自陈力求援引并诠释大量的典型案例,毕竟很多人尚无法理解“艺术破坏”的合法性,那么必然需要通过案例考察来抽离出一般性理论。由于本书考察的时间段是19世纪至今,因此几乎不涉及大规模的宗教性艺术破坏,除了人们熟知的政治性破坏,本书还讨论了不当修复、反博物馆运动、突破特定领域的艺术自律底线、对现代艺术定义和展示空间的分歧等等造成艺术破坏后果的因素,对于认识艺术创作的范畴与边界,反思博物馆恋物主义话语霸权,都极具启发意义。不过,本书在对艺术破坏原因的分类上稍嫌繁复,个别章节论述比较浮泛,说服力亦偶有欠缺,毕竟艺术破坏是一个尚不成熟的课题,其本身仍存在很大争议,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最后,由于材料限制,作者写作本书时提及中国的部分仅有2页,中译本也做了删节,删节部分约200字
评分 评分##新颖,丰富。从艺术破坏回看艺术,很有趣的话题
评分 评分书本身还是导论性质,当然作者自陈力求援引并诠释大量的典型案例,毕竟很多人尚无法理解“艺术破坏”的合法性,那么必然需要通过案例考察来抽离出一般性理论。由于本书考察的时间段是19世纪至今,因此几乎不涉及大规模的宗教性艺术破坏,除了人们熟知的政治性破坏,本书还讨论了不当修复、反博物馆运动、突破特定领域的艺术自律底线、对现代艺术定义和展示空间的分歧等等造成艺术破坏后果的因素,对于认识艺术创作的范畴与边界,反思博物馆恋物主义话语霸权,都极具启发意义。不过,本书在对艺术破坏原因的分类上稍嫌繁复,个别章节论述比较浮泛,说服力亦偶有欠缺,毕竟艺术破坏是一个尚不成熟的课题,其本身仍存在很大争议,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最后,由于材料限制,作者写作本书时提及中国的部分仅有2页,中译本也做了删节,删节部分约200字
评分##从一神论和现代主义那个有趣的在线讲座来的。结果有点失望这本书。
评分##新颖,丰富。从艺术破坏回看艺术,很有趣的话题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