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达瑞奥·冈博尼,瑞士学者,现为日内瓦大学艺术史系教授(2004年至今),受教于法国著名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致力于19世纪与20世纪艺术研究,尤擅长现代与当代艺术、偶像破坏、视觉歧义与视觉含混、法国印象派画家奥迪隆·雷东与保罗·高更、艺术与空间等问题的研究。
本书是艺术史学科中关于艺术破坏研究的一本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学术著作。作为艺术史研究领域中的一部专著,作者将研究视点放在艺术破坏这一艺术史研究中鲜有人问津的重要主题之上,在对艺术破坏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观念看法以及行为分类等问题作了历史与理论的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从原因、动机、行为语境及其在现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价值等方面,对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各种攻击、破坏艺术作品的行为以及破坏者等案例作了全面、深入地分析与研究。该书不仅对我们了解艺术品自创作完成之后的遭际与归宿、观众对艺术品的接受反应特别有价值,而且对于理解现代艺术中有关艺术与非艺术这一基本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的确是本有其视角新意的书,但....全是例子,我可能已经习惯了阅读论述>>>举例的艺术史书籍了,看到这种全盘讲了几百个例子但几乎没有论述的就会有点....?
评分##新颖,丰富。从艺术破坏回看艺术,很有趣的话题
评分##比较散,但是作为资料来读很有意思。
评分 评分 评分##原作的case分类上稍显的杂乱了一些,但确实是征引了很多实例,也cover了不同的角度。一句话总结:记忆意味着遗忘,破坏则意味着保护/生成的另一面。
评分 评分 评分##虽然说研究的是偶像破坏和汪达尔主义,本质上仍然是一本对于当代艺术的反思和批判之作。角度比较新颖,尤其是关于公共空间艺术中各种破坏现象的分析和阐述还是能给予比较多启发的。 这本书翻译比较流畅,没有当下很多翻译作品明显的翻译体文风,译者的中文功底还算可以的。书的主题和内容也比较新颖,选题角度有创意、也有学术研究的价值。书中对艺术中的各种破坏做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材料很翔实,关键还配了很多图,书的装帧也很不错,布面精装,布面硬封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