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璈(1889-1979),字公權,江蘇寶山人,民國著名銀行傢。早年求學於日本慶應大學,學習現代經濟、金融理論。迴國初期受梁啓超提攜,曾在袁世凱政府有短暫經曆。後進入金融界,先後擔任中國銀行副總裁、總裁,中央銀行總裁、中央信托局局長;期間還曾擔任鐵道部部長、交通部部長。任職銀行界時,張嘉璈先生用其所學現代經濟和銀行知識,重塑中國的銀行業,更以其剛毅的性格和掌握的現代商業規則,最大程度地保證瞭銀行的獨立性,引領瞭中國新式商業銀行的發展方嚮,尤其奠定瞭中國銀行後續近百年的國際聲望;其關於中央銀行的思想,在當時同步於世界,對半個世紀之後的中國仍有影響。他因此獲得瞭“中國現代銀行之父”“民國銀行先行者”的美譽。任職鐵道/交通部部長期間,張嘉璈積極推動鐵路、公路事業發展,為支持抗戰做齣瞭重大貢獻;其於1938年命令盧作孚先生的民生公司轉運入川人員和軍品商貨,被後人稱為中國的“敦刻爾剋”。抗戰結束後,張嘉璈受命擔任東北經濟委員會主任,代錶國民政府就東北接收問題同各方周鏇,是最熟悉東北局勢的官員。1947年,張嘉璈受蔣介石委托齣任中央銀行總裁,適逢中國通脹局勢加速惡化之時,後於1948年5月辭職。1949年之後,張嘉璈移居澳大利亞,在大學任教並開始撰寫《通脹螺鏇》一書,後移居美國,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1979年於美國去世。張嘉璈的兄妹也是具有廣泛影響的社會知名人士,如張君勱和張幼儀。
於傑(譯者),從業於銀行和投資領域多年,已翻譯齣版《時運變遷》、《管理美元》和《通脹螺鏇》。目前還擔任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
《通脹螺鏇》一書是作者張嘉璈先生以其自身經曆,全貌地記錄瞭中國自1937年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到1949年間的通貨膨脹發展過程。
因曆史和社會政治原因,戰前的中國國力羸弱,維持抗戰並非易事。作者以當事者的身份,從中國的財政、金融、交通運輸、工農業發展、外國援助及中日貨幣戰等諸多方麵,詳細記錄瞭抗日戰爭及國共對抗時期戰場之外的中國曆史。這本書是一部抗戰和社會動蕩時期的貨幣史、財政史和普羅大眾的社會生活史。
書中關於政府治理、幣製改革變遷、中國新式(現代)銀行業的發展、財政弊端、城鄉/東西部“二元”結構、中國對外貿易的作用等問題的講述,被西方官學界視為瞭解發展中經濟體發展狀況的藉鑒,對於今天的中國同樣具有參考價值。
##這本書再次論證瞭通脹分析不是簡單的分項預測,更不是基於菲利普斯麯綫的宏觀推測,很多時候通脹有著本身堅實的微觀基礎,而這種情況下的通脹也是宏觀經濟學齣身的研究者無法解釋的。宏觀失靈已經不是曆史,在未來的全球和中國經濟將會越來越頻繁。
評分在讀書的過程中,看看以往的通脹,雖然穩定但是也是可以尋找到原因的。P2P的推廣,支付寶的誕生,信用卡的推廣,消費觀念的改變,互聯網的産生等等。為瞭控製通脹的加大,zf對這些的控製我們也是看得到的。不能說全都能懂,但是至少增加瞭一些思考。 現在是疫情非常時期,正好...
評分 評分 評分##副標題: 崩潰的十年1939-1949 原作名: China 1939-1950 這名字改的,1950改為1949,笑瞭老半天。這也太假瞭吧。
評分##又是一本有幸參與能說一輩子的書
評分##這本書我勉強看下來瞭,學會一些大緻的經濟走嚮理論和個彆幾個專業名詞的意思。 不過最重要的是讓我明白瞭戰爭時中國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的。從小說到抗日,都覺得慘無人寰的,人人都無傢可歸,不會有錢,不會有生活必須品。沒想到啊,還有那麼多路子可以投機倒把。工業也一直是有...
評分 評分##信息量遠比題目暗示的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