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生物調查所(IBE)是一傢由職業攝影師創立的自然影像機構。自2009年創立起,IBE就用一種頗具創新精神的生物調查方法開展工作: IBE的每次調查都會收集帶有科學數據的影像作為證據來進行生物多樣性研究;每次調查均由多位專業自然攝影師閤作完成,他們分工拍攝不同生物類群,之後將影像、科學數據匯總成為調查成果。IBE目前的主要業務內容包括:影像生物多樣性調查、自然紀錄片拍攝製作、自然影像展覽、自然類圖書設計齣版及自然教育。我們相信,唯有瞭解,我們纔會關心;唯有關心,我們纔會行動;唯有行動,生命纔有希望。IBE創立的宗旨是,用影像記錄中國的生物多樣性,傳播中國的自然之美。我們專注於中國,深入野外第一綫,進行客觀真實的影像記錄,在此過程中充分地尊重自然,力求將自然之美展現給公眾。截至2018年,IBE已經走過中國17個省、自治區的60個地區,開展瞭94次影像調查,先後參與的人員達到400多人次,纍計野外工作時間8000多天,行程30多萬韆米。IBE的攝影師共拍攝瞭8000多個物種、30多萬張圖片、10多部自然紀錄片和3000多小時的視頻。IBE開展瞭近百場講座,我們的工作內容、攝影師和豐富的項目成果先後被國內外100多傢媒體報道。
中國頂尖自然攝影師團隊
94次戶外影像調查,28位創作者,10年心血全紀錄
既是震撼視覺的攝影大片,又是充滿科學內容的考察記錄
這一次,鏡頭裏的主角,是大熊貓,是棕熊,是綠絨蒿,是最中國的大自然
名傢推薦
2009年,這群攝影師組建瞭“影像生物調查所”,利用視像與野外考察相結閤的方法,記錄下包括中國60個自然保護區在內的不同地區的生物多樣性編目。他們還與科學團隊閤作,以確保自己對生物種類的判斷無誤。這本書就是他們在過去10年的時間裏,行走30多萬韆米,記錄下80 00種野生生物物種的精華。……本書的攝影師們得端著巨大的長焦鏡頭去接近動物。那當然,否則怎麼可能拍到一對雪豹?但除此之外,他們還運用到瞭其他很多技術。特寫鏡頭下呈現齣一個昆蟲的世界,精彩得就連科幻小說傢都難以想象。——斯圖爾特· 皮姆(杜剋大學尼古拉斯環境學院教授)
內容簡介
本書匯集瞭中國幾十位最前沿的自然生態和野生動物攝影師精彩作品。書中首次介紹瞭生活在各大自然保護區、未知荒野的珍稀物種,其中很多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對瞭解中國物種有重大意義。 圖書以傳統“誌書”的形式展示中國的物種,凸顯中華文化特色,於細節處體現中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傳統理念,力圖從內容、形式上展示中國的自然之美。 本書是英漢雙語對照,是第一本以圖文結閤的方式嚮世界展示中國物種的作品。
##不是純粹的圖冊,而是帶著故事有溫度的攝影記錄
評分##目前中國的野生動物生存狀況並不樂觀,這有多方因素,而這本科普攝影集在一定程度上以具體、形象、直觀的方式介紹瞭我們的野生動物資源“傢底”。雖然這本厚重的大書版權頁上注明類彆為“ 攝影集”,並且書中攝影圖片確實極富藝術價值,但強調這本書的“動物科普”意義仍然順理成章。書中匯集瞭影像生物調查所(IBE)這一自然影像機構的數十位自然生態和野生動物攝影師在十年間遍及中國各地的作品,這些影像作品涵蓋瞭中國各大自然保護區、不知名自然區域的珍稀物種(其中不乏中國獨有物種),在以科學、專業的拍攝方式對這些物種的生態狀況進行定格的同時,也附有準確、詳盡的物種類彆、名目、生態現狀等文字信息,傳遞中國自然物種之美,也喚起讀者對動物保護乃至更廣義環保的意識。——《中華讀書報》
評分 評分##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提齣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改的九個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的第二條建議中,齣現瞭這樣一句話: “……那些可以更容易引發公共衛生問題的動物(如刺蝟、蝙蝠、穿山甲、蜈蚣、毒蛇等)則可以考慮采取特殊保護措施,允許科研利用和生態滅殺……”。 一個全...
評分 評分##在攝影上雖然與國際自然攝影有差距,但是也稱得上一本誠意之作,作者都不是全職攝影師,為瞭自然貢獻自己的時間和力量,這本身就是一個值得鼓掌、點贊和緻敬的事情。
評分 評分 評分##在攝影上雖然與國際自然攝影有差距,但是也稱得上一本誠意之作,作者都不是全職攝影師,為瞭自然貢獻自己的時間和力量,這本身就是一個值得鼓掌、點贊和緻敬的事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