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士人的西学阅读史(一八三三~一八九八)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发表于2025-04-13
晚清士人的西学阅读史(一八三三~一八九八)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潘光哲,台湾大学历史系博士。现任“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兼任胡适纪念馆主任。专业研究领域为近现代中国史与当代台湾史。另撰有《华盛顿在中国: 制作“国父”》 《“天方夜谭”中研院:现代学术社群史话》等专著,并主编《(新版)殷海光全集》《容忍与自由:胡适思想精选》等书。
《晚清士人的西学阅读史(一八三三~一八九八)》最初于2014年由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是汉语世界的第一部阅读史专著,曾获2015年度“中山学术著作奖”。作者以具体的个案,述说晚清世变日亟之际的中国士人,如何泛览各种书本报刊,借以了解寰宇情势,广闻增知,进而引发多重效应的故事。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士人开展追求“世界知识”的事业,追索与“西学”相关的书报,犹如进入一方积蕴丰富的“知识仓库”;士人的阅读实践,从此焕然一新。本次再版,不仅由繁体字本改版为简体字本,并修正误失,还增补了不少原版阙失的考证内容,期可使其以更臻理想的面貌呈现于史林,为我们认识理解晚清中国的历史,提供一个新的思考方向。
此书系统引入了欧美书籍史和阅读史的许多关键概念,也独创了一些新的概念,标志着阅读史研究在中文学界的正式兴起,并为这一新学科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关于“西学”的知识考古学,对梳理中国人近代知识的起源和流变,展现传统知识和外来知识以及各种外来知识之间的冲突、融合、新陈代谢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从方法上讲,此书体现了“新知”与“旧学”的融合,既受西方新文化史的理论和视角的启发,又发扬了傅斯年以来中国近代实证史学的传统。
晚清士人的西学阅读史(一八三三~一八九八)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晚清士人的西学阅读史(一八三三~一八九八)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晚清士人的西学阅读史(一八三三~一八九八)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晚清士人的西学阅读史(一八三三~一八九八)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作者从阅读史的角度讲述了晚清士人是如何一步步吸纳和学习西学,士人阅读的环境,起因及目的。主要讨论了西学书籍、近代报刊与晚清士人之间的阅读联系,介绍了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的过程,以及士人吸纳的过程。在报刊方面,作者重点讲到了晚清几大报刊对士人的影响,尤其是民间...
评分##构思大胆、研究扎实,此书对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的士人被迫对外开放时不断变化的知识体系,做了深入的研究。诚然,这一话题此前在学术界已经受到关注。潘光哲在本书当中所考察的一些对象在中英文学界都有了不少的研究专著,比如郭嵩焘、康有为、唐才常等人物。但是,潘光哲的取...
评分 评分##阅读史的“开山之作”?似乎大家都这么说,当然确实是受得起这个称号的。尤其是潘老师对各种文本、阅读、传播等理论的谙熟程度,也是让人大开眼界。另外,文字典雅顺畅也是一大享受。不过我有个疑问,作者把很多的概念和理论来源放到了注释当中,而且往往同一篇章出现若干核心概念和理论,那么,首先这样的做法是否合适?既然作者是熟悉的,为什么不直接化到叙述当中,或者是用合宜的方式放到正文里。再者,这些概念的操作化和彼此之间的连贯性是如何达成的?这个部分似乎不是这本书的重点,但是对于其他领域的研究者若再要加以利用,就难免要提出这样的疑问。
评分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可能就是材料详实,然而虽然建立在详实资料的基础上,作者并不善于提问与总结,导致整体论述显得粗浅。或许我们看不到作者这么多材料,认识上也不会比作者差太多。此外,作者滥用西洋名词、自造概念,从论述作用来说实在没有必要。
评分 评分 评分晚清士人的西学阅读史(一八三三~一八九八)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