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P.泰勒(1906-1990),英国著名历史学家。192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1938年任牛津大学梅格达林学院评议员,并在到桥大学等校授课。1956年后为英国科学院高级会员。泰勒专攻欧洲近代、现代史,特别是国际关系史、著作等身,被视为西方近代史权威学者之一。
本書以“勢力均衡”為主題,評述歐洲自1848年革命到1918年布列斯特和約的簽訂和威爾遜“十四點”倡議的提出這七十年中,英、法、德、奧、意、俄等國武裝衝突,特別是運用外交計謀爭雄稱霸的情況。這七十年是歐洲作為世界中心的最後時期,也是歐洲“均勢”的最後時期。其後,隨著一戰結束後,世界格局發生了變化,歐洲作為歐洲中心的地位從此一去不返。
##最佳的欧洲史著作,金句俯拾皆是,回味无穷。
评分##泰勒以“欧洲中心”的争霸为线索娓娓讲述了自1848年至一战结束后的欧洲历史,贯穿于其中的就是均势的构建、破坏与解体,继而这种均势向欧洲域外的外溢,一战以后,均势主体、均势范围开始逐渐以全球的面貌而出现,欧洲本身由于在这长期的均势与霸权的对抗中,整体力量的下降,逐渐由均势的主体变成的均势对抗的战场之一。这本书是国关史的经典之作,汉译本出版于上世纪,原版早被炒到很高的价格,当初淘来影印版读了一下,这次幸而又有再版,本书确实值得静下心来再刷、三刷。
评分 评分##A.J.P.泰勒今年出的两本书封面都花哨的可以。
评分##2021年的第65本书。从二月革命到一战的欧洲外交史。漫长的19世纪,欧洲政坛云谲波诡,瞬息万变。各强国间矛盾与利益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可以看到在此期间,昨日还并肩作战的盟友顷刻之间化为仇雠,政治的吊诡处处一览无遗。
评分 评分##泰勒教授的经典作品,哪怕出版数十年后读也极具启发性。诡计,谈判,猜忌与血斗,帝国之间的势力均衡及合纵连横让整个近代欧洲史变得精彩纷呈起来。纷繁复杂的历史脉络细节在泰勒笔下变得精干简练,不时还会有鞭辟入里的点评,一针见血剖析事实本质。尤其以他对一战间协约和同盟国缺乏长期目标,一味着眼最终胜利的批判让自己茅塞顿开。只可惜商务的编辑在校对上存在不少瑕疵,为此扣一星。
评分##“事实上,外交界很像商业界;在商业界里,尊重契约的神圣不可侵犯性并不阻止财富最令惊人的转移。” “波兰人心目中的波兰要从维斯杜拉河口和多瑙河口一直延伸到第聂伯河的斯摩棱斯克和基辅。这样一个波兰是在俄国内部筑起一个堡垒,这将摧毁俄国在政治上和地理上的统一,把它推回到亚洲,使它倒退两百年。” “在历史发展中,人们的思想比客观事实要更为重要。” “每一场民族运动如果要有实际运动,都需要某些明确的对现实不满的口号。” “当一个国家完全依赖另一个国家时,定调子的反而是那个弱国—它可以威胁说,如果不支持它,它就要崩溃,而它的保护者却提不出什么威胁性的话来来还报它。” “在心灵深处,英国人与法国人(后者在程度上要轻一些)都把俄国人当作一个半亚洲国家,比土耳其的水平高不了多少,根本超不过中国的水平。”
评分##最佳的欧洲史著作,金句俯拾皆是,回味无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