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阿列克谢耶维奇·蒲宁(1870—1953)是举世公认的语言大师。他的创作以中短篇小说为主,题材广泛,语言精炼,人物刻画细腻,自然描写隽永优美,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933年,蒲宁因其“严谨的艺术才能在文学散文中塑造了典型的俄罗斯性格”而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国作家。
《耶利哥的玫瑰》是蒲宁的一部游记随笔集,在这部游记随笔集中,他塑造了诸多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了自然景色的和谐优美,表现心理的深刻令人叹为观止。在游览世界的同时,蒲宁还积极地探索古老文明的源头和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规律,因此《耶利哥的玫瑰》除了体现蒲宁文学上的极高艺术成就,同时还具有极高的社会人文价值。
##随手翻开一页,都能看到蒲宁描摹的俄罗斯风景油画,细腻古典,妙笔生花。可多了也就乏了。 相较于带着故事去朝圣,还是更喜欢在旅行中发生故事。希望未来也能将莫泊桑的《在水上》抛入印度洋,太具诗意了。
评分##二月苏俄文学阅读计划第四本,俄罗斯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蒲宁的游记《耶利哥的玫瑰》。蒲宁和毛姆一样是一位热爱旅游的作家,一生游历欧亚非诸国探索生命的意义。对自然风光的描写极其华美,同时饱含人文主义精神。然而过多的景物描写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十分厌倦疲劳,且反感大量宗教典故的引用,看在蒲宁最后2篇瑞士游记的份上就算了。蒲宁在日内瓦湖边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而我在西庸城堡的监狱里透着窗户观看日内瓦湖的景色时也是我生命中少有的觉得生活很美好的回忆。蒲宁也是一个幸运的作家,在俄国十月革命后流亡西欧,33年后在巴黎去世,逃脱了苏联政府的迫害,在当时是少有的高寿的苏俄作家,但作品依然遭到前苏联政府长时间封杀。
评分##对宗教不感兴趣的话就不用读了,挺痛苦的也看不太懂
评分##蒲宁的散文都是轻快又有略微黯然的感情在的。
评分##宗教方面的东西还是了解太少,没有办法和作者的抒情产生共鸣。
评分##“往哪儿去?” “去耶路撒冷。” 我们一起去牛奶与蜂蜜之地吧。
评分##文笔自然很好,俄罗斯作家写景具有优良传统,但是对这种通过别人眼睛旅游的游记依旧不咋喜欢
评分##关于写作中对忧郁的美的感知,恣意泼溅出一幅中世纪壁画,渐渐剥落褪色的金饰显得壮丽又阴郁。但总得来讲,不是戴骢老师翻译的蒲宁总感觉少了点俄味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