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跨文化艺术史家。曾任巴黎第一大学、法国国家遗产学院、哈佛大学艺术史系高访学者,哈佛大学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客座教授。出版专著《可视的艺术史:从教堂到博物馆》《穿越理论与历史:李军自选集》《出生前的踌躇:卡夫卡新解》《希腊艺术与希腊精神》《家的寓言: 当代文艺的身份与性别》,译著《宗教艺术论》《拉斐尔的异象灵见》等。主编《跨文化美术史年鉴1 :一个故事的两种讲法》《我们可以这样解读艺术吗?》,以及“眼睛与心灵:艺术史新视野译丛”等。策划并担任大型国际展览“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 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2018,湖南省博物馆)以及“无问西东: 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2018,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总策展人。
本书是世界上第一部以跨文化艺术史命名的专著。作者集十年之功,跨越东西,纵横数万里,穿越美术、工艺、思想与文学等不同领域,以丰富的案例和细腻的图像分析,集中探讨欧亚大陆两端中国与波斯、意大利诸国之间的艺术与文化交流,以及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媒介竞争和跨媒介生成现象,具体演示了跨文化艺术史研究的新路径和新方法。
本书提出“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文艺复兴”的观念,将意大利文艺复兴和现代世界的开端,视为一个与丝绸的引进、消费、模仿和再创造同步的过程;认为是世界上的多元文化在丝绸之路上,共同创造了本质上是跨文化的文艺复兴。本书还探讨了“另一种形式的艺术史”的可能性,即艺术史是一部围绕着艺术作品而展开的“微妙的历史学”和“有限的总体史”,也是一部以展览形式出现的“可视的。
##笔力、功底、视野、文字。
评分##p23:东方和西方就像地平线上矗立的两位巨人,随着日出与日落,在彼此身上都投下自己的影子,以及影子的影子。ps:后赤壁赋图那一章太精彩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本书提出“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文艺复兴”的观念,将意大利文艺复兴和现代世界的开端,视为一个与丝绸的引进、消费、模仿和再创造同步的过程;认为是世界上的多元文化在丝绸之路上,共同创造了本质上是跨文化的文艺复兴。本书还探讨了“另一种形式的艺术史”的可能性,即艺术史是一部围绕着艺术作品而展开的“微妙的历史学”和“有限的总体史”,也是一部以展览形式出现的“可视的。”
评分 评分##打卡了沈从文二章,乍看像模像样,学术语言的运用炉火纯青。但根本经不起推敲,为了论证沈从文“图像转型”的主题而对材料乾坤挪移、穿衣戴帽,对王德威的批评更适合于他自己,遗憾的是作者并没有用自己美术方面的专业度战胜“对手”,是不是骂一遍王德威大红大紫?(王德威是有很多问题,但此文的批评不在点上。)其中一部分文字,还刊发在文学艺术类顶刊,果然大佬就是可以为所欲为,慕了慕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