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川幸次郎(1904-1980),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汉学家之一,京都大学文学博士,曾任京都大学教授,日本东方学会会长。
上小学时被同学戏称为“支那人”,中学时代接触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西游记》等,对中国文学产生极大热情,高中时决定从事在当时冷门的中国文学研究。
二十四岁前往中国北京留学,师从朱希祖、马裕藻、钱玄同等名师,与陈寅恪、陈垣、黄侃等学者交游,从此立志穿中国长袍,用汉文写论文,北京话读中国文学作品,从一个文学青年转变为一个“儒者”。
著有《中国文学史》《中国诗史》《陶渊明传》《杜甫私记》《元杂剧研究》等,并有《吉川幸次郎全集》二十七卷传世。
————————
陈顺智,哲学博士,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魏晋玄学与六朝文学》《刘长卿诗歌透视》等。
徐少舟,文学研究者、民俗学专家,曾参与整理新编十二卷本《闻一多全集》唐诗部分,著有《历代时令天象诗选》等。
这是一部烽火动荡后留存的中国文学史讲义,由日本汉学大家吉川幸次郎授课,京都大学学生黑川洋一整理。上溯《诗经》《楚辞》,下至明清小说,以年代为经,经典作者和作品为纬,再现中国三千年文学菁华。
吉川幸次郎在讲义中不求全备,也不发四平八稳的议论,以宽阔的比较文学视野,细密的文本解读,传递中国经典文学的审美和思想价值,展现一位心系“文化中国”者的怀抱和见识。
★以清晰的问题意识、域外视角,编织出浩瀚中国文学史的坐标系统
作为二十世纪日本汉学的代表人物,吉川幸次郎充分研究了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学经典,并以日本学者独特的纤细敏感,结合现代比较文学视角,自成一派,完成这部具有强烈吉川色彩的中国文学史。
★注重生命体验与文本细读,以希望与绝望重新诠释中国文学的普世意义
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发现不同作品和作者所体现的绝望与希望的生命体验,并总结各种文学类型流行背后的时代变化,把“文学是人学”的诠释发挥到极为独到细腻的高度。
★一部薪火相传之书,将几代学人挽留在中国古典文学理想国
据黑川洋一回忆,“真正将受到挫折的我们挽留在中国学问中的,可以说是吉川先生的几部讲义”。日后,数十位受到感召的日本学人,毕生从事中国文学的研究与传播,都以这部书作为起点。
##读库即将出版的吉川幸次郎文集的第一本,是吉川先生的学生整理的课堂笔记,在日本出版也是起到普及大众的作用。课堂笔记这种体裁,其实是不太稳定的,讲者的观念一直在变化,而听者难免也有记录不准确之处。因此,书中有些观点我是不太同意的。但是即便如此,书中仍能展现吉川幸次郎先生的汉学研究功力,譬如分析宋诗的特质,以及苏、黄与杜甫的比较,寥寥数言,却见解精湛。本书的设计也非常漂亮,上手感觉实在是太好了。还有个细节非常加分,就是书后附的文学年表做成折页,而且还是宽度递减的折页。以前看书碰到的很多折页都是每页大小完全一样的,我这种手残党就总是把折页弄皱,而这本书的这个细节设计真的让人直呼贴心。总之,这本书是吉川文集的一个不错的开头,完全有理由期待文集的其他著作。
评分 评分##封面和内页纸张摸着好舒服啊!黑川洋一整理70年前老师授课时的所得、吉川幸次郎追溯2000年前杏坛讲课的儒学源头~同处儒家文化圈,他国学者对我国文学的梳理、第三视角的文思解读。想起读库2201里的《劫中护书记》,动荡的一个世纪里,有多少文本是“被消失”化为他用,偏激的说,我们属于是坐在金山找垃圾了。罢罢罢,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版是值得反复翻的好书,书尾折页更是用心了,推荐)
评分 评分 评分##文字平实,没有用什么高深的词汇和术语,但也能带来很大启发。还提到了中日两国文学的渊源。如后记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 上周的一个晚上,在图书馆三楼北侧的书架前闲看。这个区域的藏书,都是陈年旧物,横排竖叠,密密搁着。书身上多有积灰,书页也翻卷得颇厉害。目光逐排地扫过去,偶然发现吉川幸次郎先生的《中国文学史》,就抽出来看看。薄薄的一小册,是他在京都大学教授中国文学的讲义,由其...
评分##題目應取作中國古代文學史,而不是中國文學史。要言不煩,娓娓道來,舉枚例案,條分縷析。儘管文本細讀較少,但是將文本代入語境,輔以與日本文學甚至西方文學的比較,提供理解中國文學的政治性與日常性,抒情性與史實性,地方性與世界性,書面性與口頭性,虛構性與紀實性,格律性與自創性,民族性與中原性等等均有涉獵。吉川幸次郎特別關注詩詞格律,音韻節奏,也時常將最熟稔的杜甫引入評述之中。另外還談到了不同朝代的文體特征,文人群體的關係、社會風貌與人情風俗等等。清代部分略顯簡單,稍顯遺憾。是一本非常有用的中國古代文學史入門手冊,推薦。不過有一個觀點值得商榷。作者對於中國文學與國際互通的認識不足,並且將中國文學定義為封閉式的文學,同時歸結與地理決定論。謝@jiangyousi ? #學而愛#127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