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的焦虑之梦

无尽的焦虑之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 路易·阿尔都塞 曹天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21-3-7 平装 9787305237027

具体描述

关于作者

路易•阿尔都塞(1918—1990) 法国哲学家,共产主义者,长期执教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生前出版有《孟德斯鸠:政治与历史》《保卫马克思》《阅读〈资本论〉》等11种著作,对欧洲的马克思主义思潮有深远影响。去世后陆续整理出版的遗著有《来日方长》《哲学与政治文集》(两卷)《论再生产》《在哲学中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等20余种,在思想界引起广泛且持续的讨论。

关于编者

奥利维耶•科尔佩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工程师,当代出版纪念研究所(IMEC)的创建者之一,并在2013年之前担任研究所的主席。

扬•穆里耶•布唐 法国左翼经济学家,曾在巴黎政治学院、宾汉顿大学等机构任教。他也是研究阿尔都塞的专家,著有《阿尔都塞传》。

关于译者

曹天羽 哲学硕士,毕业于法国巴黎第八大学。

“梦总是领先于生活的。”路易•阿尔都塞在给情人克莱尔的信中写道。

1984年,就在他写作那本著名的自传《来日方长》之前,这位犯了谋杀案的哲学家翻阅了许多被他留存在文档里的梦的记录,试图在其中找出那件不可挽回的行为的预兆,以便日后通过自传理解和解释为何他会在1980年时扼死了自己的妻子埃莱娜•利特曼。

这本书根据时间顺序收录了他在1941年到1967年间留下的关于梦的主要记录。他把这些梦称作“无尽的焦虑之梦”:“我从梦里醒来后,一切都没有了。只剩下了喉间的木鞋声。只剩下了挥舞着的手,绝望地在空中划着轮廓……”

本书的结尾刊录了一篇惊人的文本:1985年,在那起谋杀案后,阿尔都塞假托其主治医师之名写的笔记——我们有理由认为这篇笔记其实是他与自己的对话。

这位犯了谋杀案的哲学家,他在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特殊命运,既吸引着人们,又让人困惑不已。

——比岱

梦背后的东西,在梦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阿尔都塞

梦是清醒生活的继续,它总是与我们最近意识中的观念不谋而合,只需要仔细观察,梦的内容可以在清醒生活中找到根源。

——弗洛伊德

用户评价

评分

##梦是生活与欲望的隐喻。阿尔都塞在1944年梦见与妹妹在废弃的花园里捡拾桃子吃,他在梦里一边咬着熟透的桃子一边注视妹妹的背影;在1950年的梦里他爱抚了妹妹;1964年,他在梦里杀死了妹妹,如完成性交一般。在对这段梦境所作的记录里,他将之称为“献祭”,是“杀人者与被杀者的共谋”。而到了1980年,阿尔都塞的梦已然漫延到了现实,他对自己的妻子实行了在梦里对妹妹所做的事情:计划好的“献祭”(谋杀)。

评分

##全书开篇,阿尔都塞阐释了“梦”的哲学内涵,他指出梦清楚地向你描述了你困惑的意识,说明了你在无意识中确信:通过视觉形式来实现自己最深层次的欲望是矛盾的,不完全可取的,注定要消散和失败的。 关于梦的真相就是:你意识到了你最深层次的欲望,它的“景观”形式有着矛盾的性质。梦总是领先于生活:这是绝对的真理,就像二二得四一样确凿。也就是说,生活总是验证着梦早就察觉并总结了的东西。梦非常重要,它揭示了,在你的意识深处,有一些东西正在变化。阿尔都塞并不想扮演一位先知,是个体通过他们自己的梦,成为你自己的先知。全书后半部分记录了阿尔都塞多年来的梦境,有行为故事,也有神奇奇遇。让人读来对于梦境的记录,似乎是对于想象力的再加工,超越生活,但其反映出的精神特质又能影响个体,重新去理解生命,认识自我。

评分

##梦比我们更了解我们。

评分

##呵呵

评分

##不要企图为死路找一个出口

评分

评分

##书中记录下的梦境千奇百怪包罗万象,然究其根本还是来源于作者的日常生活,或许这些长短不一的梦代表的正是他日复一日的担忧与焦灼。只是能把梦境记载得如此详尽,似乎写故事那样的事无巨细,还是令人叹为观止。无论欢愉,抑或焦虑,梦总是领先于生活的,因为它是后者的征兆。

评分

评分

##书中记录下的梦境千奇百怪包罗万象,然究其根本还是来源于作者的日常生活,或许这些长短不一的梦代表的正是他日复一日的担忧与焦灼。只是能把梦境记载得如此详尽,似乎写故事那样的事无巨细,还是令人叹为观止。无论欢愉,抑或焦虑,梦总是领先于生活的,因为它是后者的征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