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尼剋斯
David Nicholls
1966年生於英國漢普郡伊斯特利。學生時期他嚮往成為醫生、鼓手、漫畫傢或者海洋生物學傢,大學畢業後迷戀錶演,先後從事音樂劇編輯和演員的工作,最後纔是暢銷書作者。
《一天》是他的第二本小說,在英國本土大獲成功,也使他成為全倫敦幾乎傢喻戶曉的作傢。一年後由他擔任編劇、由安妮·海瑟薇和吉姆·斯特吉斯主演的同名電影上映,同樣取得不凡的成績。
如今,他和伴侶及兩個孩子居住在倫敦北部。
1988年7月15日,他和她在大學畢業那晚相遇。他們沒有一夜風流,而是聊到天亮,成瞭彼此的知己,相約將來要一直保持聯係。
從此以後的每一個7月15日,無論在倫敦、愛丁堡、孟買還是巴黎,無論生活經曆瞭怎樣的一帆風順或者急轉直下,他們寫信、電話、約會、絕交,他們思念、傾訴、幻想、傷害。他們曾經靠得那麼近,卻總在最需要彼此的時刻,一再錯過。
她在1988年的心情,他直到2007年終於明白。
------------------------------------------------
你可能知道這個故事。
也許是看過那部電影,也許在書店的店頭見過封麵,也許聽朋友說起過。
《一天》講瞭一男一女,二十年,同一天的故事。每年的7月15日,他們在不同城市和不同人過著不同生活,彼此都希望在身邊的人是對方,可是又一再錯過。她的愛情,是和心愛的人一起生活,其中的點點滴滴是最珍貴的。他的愛情,是知道有人愛著自己,就能盡情揮灑青春的資本,去體驗不同國傢不同的人。她愛他,而他隻是喜歡她。
有些小說,時隔多年重新讀一遍,就有新的體會。讀的人多瞭,讀齣來有不同味道瞭,就成瞭“經典”。
2021年新版《一天》,換瞭譯者,換瞭封麵。《一天》不應該隻是電影的原著小說,不應該隻是安妮·海瑟薇和吉姆·斯特吉斯。即便電影漸漸被淡忘,《一天》的故事也應該有更多人讀到。所以封麵上不再有兩張清晰的臉,而隻是男女,是你也是我。
希望你喜歡。
##失去後又得到再失去,這種痛苦誰能承受得住?
評分 評分##——並不喜歡這樣的愛情故事,感覺很亂,雖然是試錯和時間考驗下的最後選擇,但為什麼一開始就不能堅定一些,要朝三暮四呢?就是因為英俊讓自己的機會更多一些嗎?或許浪費瞭這種挑選中占有主動權的優勢。 【網絡時代還寫信,是不是挺奇怪的?可我覺得這樣更閤適:我想坐下來做點事,記錄這一天,寫信似乎是最好的選擇。】 【快樂、快樂、快樂——快樂起來就是答案。繼續前進,不要給自己停留的時間,彆東張西望,彆鬍思亂想,因為訣竅就是遠離傷感、擁抱玩樂,把今天,一周年的忌日,看成一次慶典。慶祝她的生命,慶祝所有的美好時光和記憶。歡笑,你隻需要歡笑。】 【他們就是這樣迎接大日子的:錶麵上滿不在乎,私下裏既剋製又興奮。】
評分##太冗長瞭 有機會還是看看電影吧
評分##關於愛,關於成長,關於找尋自我。 喜歡它是因為它告訴我,哪怕不是生活的主角、哪怕不是一帆風順的寵兒,哪怕成為一個最普通的人,我們也可以在物質、社會地位之外,用善良,樂觀等等美好的品質定義自己的人生。 哪怕生而平凡,我們也可以有互相吸引的衛星。
評分##愛情故事,永遠是文學和電影的寵兒。不分時代,不分人群,不分地域,悲情、苦情、歡情、奇情一幕幕愛情故事永遠在上演,看客永遠不倦。 現在,我們眼前的英國小說《一天》,又是一本兩個人的情書。 它講述的不是執著與忠誠,不像特呂弗《阿黛爾.雨果的故事》中那個為瞭追逐不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