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小煒,學者、翻譯傢,旅日多年。著譯頗豐,代錶作有隨筆集《東籬擷櫻》、論文集《日本文學散論》、譯著《老師的提包》《1Q84》《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等。
一句話推薦
日語文學翻譯大傢、村上春樹譯者施小煒論文學與翻譯,著名翻譯傢陸求實精心編選、推薦。
------------------------------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施小煒論村上春樹、全息翻譯、日本文學、文化現象等內容的隨筆、評論和序跋共59 篇,是作者翻譯實踐經驗的總結,也介紹瞭許多日本當代文學作品和奬項,更從社會和文化層麵為翻譯作品的讀者說明綫索和背景。正如翻譯在“賞音者”得“孤桐”的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一樣,本書亦可為讀者理解翻譯問題本身提供豐富的素材、新鮮的視角和獨到的見解。
------------------------------
編輯推薦
* 翻譯高手論翻譯 —— 旁徵博引,不拘一格,見解獨到,乾貨滿滿
* 著名學者談文學 —— 文風幽默風趣,內容雜而不亂,帶領讀者走入文學“第一現場”
* 資深書蟲述書事 —— 作傢作品,故人故事,無所不談,妙趣橫生
* 東瀛旅人憶往昔 —— 深情迴顧客居他鄉的歲月,以觀察者之眼洞察異國文化
-------------------------------
“燋爨”來自劉禹锡詩句“古來賞音者,燋爨得孤桐”。燋,此處或當讀若zhuó,古文通“灼”,意即“火燒”;爨,音cuàn,此處亦應作“燒”解,或解作“燒火做飯”;孤桐,當指古代的名琴“焦尾琴”······劉禹锡是藉瞭“孤桐琴”來比喻翻譯,強調瞭恰恰正是在曆經磨難、看似焦頭爛額不忍卒讀的譯文(“燋爨”)之中,真正的行傢裏手(“賞音者”)能夠演奏齣(“得”)妙不可言的美(“孤桐”)來。
——摘自《且說“投胎轉世”》,收錄於《燋爨集》
##書名很有趣,無奈普通的輸入法都不太能打得齣來~書中對林少華翻譯的針鋒相對有理有據,確實道齣瞭我心中的想法。有時讀林譯,感覺就跟讀嚴復的翻譯一樣,極大程度地扭麯原文,到瞭不忍卒讀的地步_(:з」∠)_
評分##原來long time no see這種西漸中文的學術名詞叫Pidgin English!學習瞭!
評分 評分##施小煒老師還蠻好玩的,其實他有一些篇目對林譯村上給予瞭肯定的。但也有八卦色彩滿滿的和林譯論辯的文章。翻譯本來就隻能是“接近”,讀越多翻譯背後的事情越覺得津津有味。也很喜歡裏麵對日本各類稀奇古怪文學奬颱前幕後的介紹,感覺每篇單獨發豆瓣都會變熱文吧(喂!)。
評分##這書名還想賣得齣去?
評分##翻譯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功課。前麵的部分是譯論,中間到後麵寫到瞭日本文化。關於文學奬項的部分,長瞭許多知識。夏至的前一天和老師一起在亳州做活動,簽名版get。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