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雄
台湾大学中文系特聘教授
两度荣获台湾大学教学杰出奖
2018 年度台湾地区杰出通识教育教师奖获得者
台湾大学的词学,由郑骞、叶嘉莹,到吴宏一、刘少雄,
可以说是台湾词学界坚强的一脉。
刘少雄教授从事词学研究三十多年,精注义理、词章、考证。
近年来,专注于“东坡文学”研究,所著《东坡词专论》得到国内外专家的肯定,曾获得优良图书奖项。多次受邀讲学,先后去过美国、捷克、韩国和中国香港等地,反响热烈。
林语堂认为,东坡是一个“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词学大家刘少雄亦同此论。
苏东坡是位生气淋漓、放任不羁的天才。
他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但他的人性更趋温和厚道,并没有变成尖酸刻薄。
东坡一生多情,因为多情,故溢而为词;
他的词之好之美,就美好在,他有温厚的入世情怀和超旷的俊逸才思。
如何在“人生有别”“岁月飘忽”的感伤中,觅得心灵的依归,
在时空变幻里寻得生命的安顿,是东坡一生的课题。
在人生的行旅中,且让我们跟着东坡走一趟回家的路。
##挺好的书,分析,点评,赏析,都有功夫,就是行文用词有点刻意求「工丽」,未免与分析对象(东坡的词风)相违。
评分##今天读完了刘少雄的《苏轼词八讲》。 这书是作者上课的文稿整理而成,跟随着作者的讲述,从苏轼的词中,体会了一把这个在中国文学史甚至中国人精神世界版图中有重要地位的读书人跌宕起伏的一生。 其实苏轼的一生是高开低走的,但他却是在不断与自我和解中,将这种和解外化为一...
评分 评分##理解和文辞都太美了,是可以多读几遍的苏轼词讲。我个人觉得非常难得的是,在没有大量讲故事和引用其他学术大家资料及观点的基础上,用自己独特的美学语言解构苏轼的文学艺术和人格心性。专业性和可读性平衡的很好,但这也是比较可惜的地方吧,侧重面是喜欢通读而非精度的受众(本人),学术研究上的观点不太新,纵贯线和横切面理解苏轼都不是深度读物。但必须再说一次,刘老师的语言太美了,是工笔小品那种美,这大概也是当代“士”笔下,记叙苏轼的感觉
评分##理解和文辞都太美了,是可以多读几遍的苏轼词讲。我个人觉得非常难得的是,在没有大量讲故事和引用其他学术大家资料及观点的基础上,用自己独特的美学语言解构苏轼的文学艺术和人格心性。专业性和可读性平衡的很好,但这也是比较可惜的地方吧,侧重面是喜欢通读而非精度的受众(本人),学术研究上的观点不太新,纵贯线和横切面理解苏轼都不是深度读物。但必须再说一次,刘老师的语言太美了,是工笔小品那种美,这大概也是当代“士”笔下,记叙苏轼的感觉
评分##堂庑特大,一部东坡心史,脉络清晰,体情入微,言之有据,可与朱刚的《苏轼时十讲》合参。刘少雄是一位杰出的老师,其设计课程的思路和结构,尤其具有借鉴意义。
评分##唯有理解了情感与经历,才能读懂诗词的意涵。以前有个朋友说,是在深夜与朋友吃完散伙饭,才突然明白了“千里共婵娟”的意义,突然发现以前被强迫背诵的诗词从此刻在了人生的记忆里。刘少雄老师的讲读,生平不喧宾夺主,但却将每一首诗词赋予了鲜活的血肉,让每一份情感穿越古今而来,走入内心。
评分##堂庑特大,一部东坡心史,脉络清晰,体情入微,言之有据,可与朱刚的《苏轼时十讲》合参。刘少雄是一位杰出的老师,其设计课程的思路和结构,尤其具有借鉴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