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之水,1954年出生于浙江诸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文学作者、编辑。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6年至1996年,担任《读书》编辑,被称为“《读书》四大金钗”之一。1996年,扬之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开始深入研究文物考古,用考古学的成果来研究文学作品,对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名物或物象有精彩的阐释,主要致力于先秦文学与古代名物研究。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繁荣强盛的时代,“唐”也成为中国人或中国文化的“代称”。日本正仓院,除中国外收藏唐代文物最著名的机构。正仓院的唐代文物不同于考古出土品,均为传世品保留至今。并且文物规格很高,品相完好,其完整、精美程度是出土文物不可比拟的。因此正仓院备受日本当地及中国研究者、爱好者的关注。可以说,正仓院反映了大唐“最真实”的样子。
从2012年起,每年秋天,扬之水先生都会赶赴正仓院,她被誉为“新一代名物学开创者”。她将赴正仓院看展看成是一次次“约会”,正如她书中所说:“京城的银杏树黄了,京都的枫叶红了,便是与正仓院约会的花信,于是带着唐人故事走进正仓院。”七次“约会”之后,她将所见唐代宝物与生活史的细节以及诗歌对应的物事结合起来,十年后写成了这本书。
《与正仓院的七次约会:奈良博物馆观展散记》全书共分八个篇章,均为扬之水七赴奈良正仓院观展所得,另附录一篇与正仓院文物工艺相关的文章。她以细腻的文笔,记录在展厅观看到的点点滴滴,古琴、古镜、文房用具、香炉、棋盘、金银首饰……以一贯的严谨考证,结合诗词文献、考古材料及图像资料,带着我们品读文物背后的故事、文化,还原历史的原貌,呈现唐人的生活。
##扬之水&正仓院 就这两个点,分分钟戳中我! 书是口袋大小,比手机稍微大一圈,小包包也可以放得下。在等吃饭时、坐车时,或者某个咖啡馆坐着时,随时都能取出阅读呢! 用纸也很棒,完全不会反光,摸起来也特别舒服。 排版还原了古书竖排的形式,端庄优雅,与书中谈唐代文物的内容很搭。 书的内容也是干货满满,扬之水以她独特的写作方式,引唐诗宋词,解读唐代古物,又以唐代古物的实景图,告诉我们那些诗歌中描述事物的实际面貌。 扬之水的文字,一如她的所有书,充满诗意。 这本《与正仓院的七次约会》,以正仓院藏唐代精品文物为线,徐徐展开,将一幅大唐盛世的唐人生活图景,展示在了眼前: 这是他们看书的书架 这是他们用过的笔 这是他们的镜子 这是他们的琵琶 而且价格也不贵,两杯奶茶的价钱,没有奶茶的卡路里,而是满满的知识!
评分##啊啊,私心里觉得要是再大点就好了!但是朋友说是揣着当说明书去看实物的好尺寸。…………但啥时候才能去正仓院啊……?
评分##还没有疫情的时候,秋季赶赴日本的人相当多,大部分的人是旅游,赏红叶、泡温泉,还有一小部分人是来自全球各地的文物研究者和爱好者,他们的目的地奈良,因为那里有正仓院一年一度的“正仓院展”,而从2012年起,扬之水先生也是这一小部分的一员,七次的正仓院展之旅,才有了...
评分##与此书有一点小小的因缘。内容十分可爱,设计也很棒。
评分这本不足百页跟手机差不多大的书,卖68块钱,换做别的书估计早就被骂娘了。但扬之水值得。扬之水是一个很独特的作者,她爱掉书袋,用语典雅并不好懂。但她总能在最不起眼的地方,给读者带来惊喜。正仓院是个老主题,国内对它的研究只有三本书傅芸子《正仓院考古记》韩昇《正仓...
评分##扬之水老师新作,精致有趣!竖排简体配精美彩图印刷,充分发挥了以图证史的解读优势,尤其是针对正仓院展览中乐器的纹饰、屏风与绘画中的特色纹样的图像细读,结合传世文献、中日经典学术专著的对读更显功力。尤其是以白居易的诗歌、郭璞的《游仙诗》、南朝的竹林七贤壁画特色,以及唐、宋、辽墓壁画特色为金银平文琴这件文物断代的精巧小论文尤为精彩,读毕慨叹不愧是形象史学研究的大家小书,看看展处处都是功力的展现。
评分 评分这本不足百页跟手机差不多大的书,卖68块钱,换做别的书估计早就被骂娘了。但扬之水值得。扬之水是一个很独特的作者,她爱掉书袋,用语典雅并不好懂。但她总能在最不起眼的地方,给读者带来惊喜。正仓院是个老主题,国内对它的研究只有三本书傅芸子《正仓院考古记》韩昇《正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