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娅·孔特拉(Sonia Contera)
牛津大学物理系生物物理学教授、牛津马丁学院医用纳米科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她的研究方向是物理学、生物学和纳米科学技术的交叉领域,具备多个学科的研究背景。
译者:孙亚飞
青年科普作家。高中参加化学竞赛保送进入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后于清华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2010年开始从事科普工作,已出版著作《原子王国历险记》及译作《诗意的原子》等。
这是一本关于纳米技术及其应用的科普读物,涉及生物物理学、医学及工程科学等领域。
纳米技术是生物学与医学领域的明星,也让物理学家为之着迷,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典型科学领域之一。一直以来,像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多样性等吸引各个领域科学家的问题,远未得到明确的解答;然而,逐渐加快的学科融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正处于一个拐点上:科技即将改变我们对于生命的认识,而这会带给人类更强大的治愈疾病的力量。
这本书言简意赅地讲述了生物学、医学、物理学等学科融合的历程,介绍了由此产生的新科学。作者将对生命的研究置于广阔的语境中,旨在对支配整个宇宙运行的规则有全新的理解,也展望了这种学科融合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有怎样的深远影响。
##蛋白质折叠例子可以更新了:DeepMind已经半年前解决了,世界变化很快
评分##综述模板,或者选修课课本… 我啥时候也能搞翻译啊……………………
评分##从发现细胞的存在到研究出DNA双螺旋结构,人类走了几个世纪的时间。科学家们曾以为破解了基因密码,测出人类基因组序列就可以轻松的攻克生物学的所有问题,事实上并没那么简单,人类只有大约21000个基因,只比毫不起眼的秀丽隐杆线虫多一点点(19000个基因),这也就意味着人类...
评分##希望我们有生之年的关键时刻,能够享受到这种生物科技的力量。
评分 评分##推荐。学习现代生物的好书。
评分##关于纳米技术的医学发展,在这本《纳米与生命》中所介绍的还有很多。而我本人毕竟不是学习医学的,对于这些内容也只是一知半解。但对于这本书的阅读,我依然让我看到了人类医学发展的方向。在纳米尺度,人类的生命一定会带来一次伟大的变革,一些医学技术也会出现天翻地覆的发展。也许在将来不再有疾病,或者人类达到永生,也未尝不能实现,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