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那度”(Xanadu)是西方文化中对元上都的称呼。英国著名“湖畔派”诗人柯尔律治在一个夏天梦到马可·波罗描述的忽必烈的宫殿,于梦醒后写下抒情诗《忽必烈汗》,使“仙那度”成了一个象征华美与富饶的西方著名文学意象。1980年代,还是大学生的英国知名历史作家威廉·达尔林普尔(William Dalrymple)出于从小就有的对仙那度和冒险的憧憬,利用暑假时间,踏上了追寻马可·波罗足迹的仙那度“朝圣之旅”,而这本书就是关于这次巡礼的游记。
这趟文化之旅从作者在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求取马可·波罗所谓的“长明灯圣油”开始,到他最终把灯油倒入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忽必烈夏宫遗址的土里结束,横跨了夏秋两季。一路上他不断探访《马可波罗行纪》中提到的地点或风物,经历了一次次文化冲击与冲突,克服了一道道阻碍他达成目标的难关,因此书中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与凭吊,又有对沿途现实的反思与调侃。
##虽然是达尔林普尔早期的作品,但永远可以相信他,最好的历史旅行作家
评分##英国人写游记真的是有传统,壮游也仍然是他们的习惯。那么艰苦的行程,想想都觉得头疼的无数困难,依然能够成行,最后在上都那一段读来十分感动,哪怕那成就感只是一瞬。有些事年轻时不做就真的永远没有机会做了。 向来喜读威廉•达尔林普(William Dalrymple)的印度史,例如White Mughals,The City of Djinns和The Last Mughal,尤其是最后一部作品,写得细致入微,分寸恰到好处,同时文笔生动流畅,实在是比较难得。于是便购得他的首部著作《In Xanadu》,在初秋周末的早晨,瘫在躺椅...
评分 评分##开始非常一颗赛艇:旅伴劳拉太酷了,21岁的年纪走这趟旅程真让人羡慕。后来我感觉作者真不是一个好旅伴,一直在用西方人尤其英国人的傲慢来看一切。冒险确实让人热血澎湃,但是玩得太匆忙,错过的太多,无聊的傲慢的笑话太多,的确也就像年轻人的游记罢了。
评分##一月中下旬 时候,“忽左忽右”放出了一期郑诗亮同冯洁音的对谈,聊了很多写中国的外籍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那期节目是我播客收听史上最忙碌的一期,一边听一边种草,不亦乐乎。 听罢节目,望着长长的“想读”清单,我当即决定从威廉·达尔林普尔的这本《在上都》(In Xanadu)...
评分 评分##从剑桥到仙那度的冒险之旅太精彩了,读到最后一页,作者和他的朋友横跨半个地球,经历种种挫折和奇遇,在仙那度宫殿废墟上背诵柯勒律治的《忽必烈汗》时,感动油然而生。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