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蕭條時期的中國

大蕭條時期的中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日】城山智子 孟凡禮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2021-10-1 精裝 9787214255372

具體描述

作者簡介:

城山智子(SHIROYAMA, Tomoko)日本東京大學學士、碩士,1999年獲美國哈佛大學曆史學博士學位。曆任日本北海道大學文學部助教授,一橋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助教授、準教授、教授,現為東京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教授。專攻中國近現代經濟史,特彆是近代中國的貨幣、金融和企業,兼及18世紀以來的亞洲經濟史。其博士論文為《蕭條下的中國:1931—1937年間長江三角洲下遊的地區經濟》(哈佛大學, 1999); 最新研究成果為“負債中的公司:1895-1937年間長江三角洲下遊紡織業財務安排之研究”。正在共同主持日本多所大學閤作大型研究課題“帝國與網絡:亞洲地區經濟秩序”。

譯者之一簡介:

孟凡禮,2006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曆史學碩士。主要譯著有:《論自由》([英]約翰·穆勒著,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2011年版/上海三聯書店2019年版)、《教授們怎麼想:在神秘的學術評判體係內》([美]米歇爾·拉濛特著,高等教育齣版社2011年版,閤譯)等。

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是一個全球性現象:每一個與國際金融與商品市場相聯係的經濟體都受到瞭衝擊。本書不僅意在錶明中國無法逃避資金流動和貿易急劇下降的後果,而且還提供瞭一個理解現代中國曆史的新視角。大蕭條是現代中國的分水嶺。在以金本位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係中,中國是唯一使用銀本位的國傢。國際銀價的波動侵蝕瞭中國的貨幣體係,並破壞著中國的經濟穩定。為瞭應對嚴重的通貨緊縮,國傢對市場從自由放任轉嚮調控乾預。用不同的外匯標準構建新的貨幣體係,要求審慎的政府管理;最終經濟復蘇與幣製改革的進程導緻瞭整個中國經濟政治化。通過對大蕭條衝擊與其後經濟復蘇過程的分析,本書考察瞭中國與世界經濟關聯下國傢—市場關係的轉變。

用戶評價

評分

##城山智子認為,大蕭條對中國近代史的影響被嚴重低估瞭,它其實是現代中國形成過程中的分水嶺。

評分

評分

##本書在閱讀趣味性上肯定差瞭許多,篇章有些零散,這也是思慮許久是否五星的原因。但從中看到南大近代史實證研究的影子,從史料使用上,中美日英四國多地檔案,零碎數字記錄的拼組更顯功力,彌補瞭小科布爾一書論多證少的遺憾;在研究麵上,由國府政治鬥爭的視角下移,以棉紡、繅絲廠的微觀視角反映中國經濟情況,尤其是府—市、廠—銀行、城—鄉、中—美四組關係,正是復雜的社會麵相纔導緻瞭1935年最終的幣製改革。或許有人會說文不對題,結論並無新意,但是與世界經濟危機共存的“國府黃金十年”,又如何理解,不禁令人思索。

評分

評分

##七年後二刷二版。補兩個bug:作者對中國古代貨幣史是真不熟,纔會說齣政府一般不介入貨幣的話;另外迴避瞭國府幣改時,日本施壓截留華北白銀等阻撓措施

評分

##很棒的書,翻譯也不錯。把1930年前後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實業——主要是紡紗和繅絲——與金融之間,城市與農村的互動詳盡地寫齣來瞭。作者經濟學背景略欠缺,不然會更富洞見

評分

還原1930年代大蕭條時代裏麵中國從受益到遭殃的過程,中心議題在於銀本位與物價、匯率,差強人意。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