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勃,文史作者。已出版《失败者的春秋》《战国歧途》《传奇中的大唐》等畅销书,文章多见于《读库》《南方周末》《国家人文历史》,音频节目《刘勃煮酒论<史记>》在蜻蜓FM连播,曾担任纪录片《生活在古代》的文学主笔。
萧桓,编辑。著有《日月长:古诗中的一年》《楚辞选》等。
☆著名文史作者刘勃,一位给女儿讲故事,打败了动画片和iPad的爸爸
详解蒙学读本的来龙去脉;利弊得失,帮助家长了然于胸。
☆要教孩子《三字经》就买这一本!
详解《三字经》诸多有趣的典故,《百家姓》《千字文》《声律启蒙》……所有孩子需要了解的蒙学读本,这里都有大盘点!
☆传统文化启蒙的正确打开方式!从“蒙学之冠”《三字经》开始,
步入古代文史百科与文化观念的大千世界!
☆翔实全面又可靠的注释,风趣幽默如脱口秀般的解说与评点,
在富有趣味的童蒙读本中,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
蒙学读物(即古代启蒙教材)之所以会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情境,这本书梳理了各类蒙学读物的来龙去脉。本书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也就是半本书的内容都是讲《三字经》,这也是当下蒙学的主力。《三字经》不仅能让孩子快速识字,其中也包含相当大的信息量,尤其是历史部分,号称是一部小《纲鉴》,是不错的“广见闻”教材,很多内容今天也并不过时。作者对《三字经》文本做了逐字逐句的注释,每一部分还有详细的引申和解说,能帮助家长或其他大众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三字经》的内容及文化内涵。
下篇的内容则涉及《急就篇》《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声律启蒙》等较为经典的蒙学书,主要讲解这些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剖析其中蕴含的价值观以及今天我们该如何定位和认识这些书,为传统文化启蒙指明道路。
最后还有两篇附录,是讲蒙学的历代发展及科举制度对蒙学的影响。总之,对古代蒙学相关情况的介绍非常全面,对我们今天如何认识、学习遗留下来的蒙学教材的评论也非常中肯和实用。
##很有趣的一本书,上编中对古代中国史的讲解也是释读中最精彩的部分。下编是蒙学杂谈,介绍了蒙学读本诞生和传播的前因后果,让读者再了解古代文化的同时,对蒙学读物在现代社会价值几何能有自己的思考。
评分##前面三字经的比较简单好读,又随时带着刘勃老师一贯的喜剧天赋,比如希望章太炎多评论几句文坛为大家提供“海洋般辽阔的瓜田”。后篇专门讲蒙学著作的也是十分有趣,兔园册感觉也很好玩啊!想看幼学琼林_(:З」∠)_ 张岱故事大王属性太突出了。
评分##蒙学读物精简,孟子与斯蒂芬•皮克,陆机与亚当斯密。中西作较,老生常谈。内藤湖南文化中心移动说,革命一词日本先译。《急就篇》中人名,姓别婚姻,氏别尊卑。隋人王通字仲淹,称教馆曰设帐,又曰振铎。《增广贤文》与明小说,如《西游记》。“礼为有知治,刑为无知设”,《弟子规》实糟粕。章太炎时说大学生不知道周公,科举制时范进辈不知道苏轼,我辈对传统文化的欣赏还属肤浅。
评分 评分 评分前半部分是《三字经》,萧桓做了简注,刘勃老师讲解,体例更似“疏”,有许多延伸的内容,料很足。后半部分及附录,是刘勃对蒙书的讲解,失传的,聊聊大概的面目,谈谈为何失传;今天常见的,解释一下到底是本怎样的书。按理说,这类文史杂谈在报刊杂志上多得很,但刘勃老师讲得就是与众不同,勾连经史,旁及戏文小说,将蒙学与科举的变迁、小说戏文的兴起进行联系,这是学术眼光所在。内容大概脱胎于授课吧,冷知识一个接一个地抛,时不时融个梗,读者会心一笑。最重要的是价值观稳,没有拔高蒙书的地位,对蒙书在传统社会中的所谓意义更是有所反拨。特别是对《弟子规》流毒的澄清,始终有必要!这本书适合给学龄前后孩子的家长看,通俗易懂,颇有裨益。
评分##家长再知道《弟子规》狗屁不通也架不住老师要求背诵全文吧……
评分##蒙书祛魅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