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近世中国的儿童与童年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发表于2025-04-02
慈航:近世中国的儿童与童年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熊秉真,加州大学国际哲学及人文科学理事会教席、杭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研究领域包括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史、近世儿童史、中西性别研究、中国医疗文化史。代表著作有《童年忆往:中国孩子的历史》《幼医与幼蒙:近世中国社会的绵延之道》《慈航:近世中国的儿童与童年》等。
本书是熊秉真教授于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文著作A Tender Voyage:Children and Childhood in Late Imperial China在国内的首部中译本,对宋代以降中国传统社会的儿童(从出生到七八岁)和童年做了大量史料性的研究,以再现近世中国的幼童生活以及成人的育儿生活。主体分为三编八章,辅以46幅精美的中国古代反映儿童养育和生活的插图,从婴幼儿的养育、医疗、心理情感、社会生活、儿童与家庭的关系等多角度展现中国历史进程中,尤其是宋代以来中国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定义与关照,从中折射出近世中国在社会关系、思想观念、文明发展、文化形态等方面的发展与转变,同时展现了儿童的成长、发展与家庭、社会环境的关系,以及儿童成长的普遍规律。本书对儿童教育工作者,儿童史研究者,传统中国社会、家庭、性别研究者等都具有学术研究参考价值。
慈航:近世中国的儿童与童年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慈航:近世中国的儿童与童年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慈航:近世中国的儿童与童年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慈航:近世中国的儿童与童年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这本书我是上个星期购买的,因为对熊秉真教授的图书一直都有关注,买了她不少的图书,有些是直接购买的中国台湾版本的繁体版,有的有简体版的也买过。这次是熊秉真教授在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外文著作,一听到消息,就入手了。这本书和我之前看过的几本书有很大不同,内容分为三编八章,讲述新生儿的照护、哺乳和哺育,还讲述了传统的母哺父教的幼教模式,我对其中讲述的古时候士阶层的母亲自课、父亲自课的现象很感兴趣,其中还讲到,从宋代开始,教授幼儿的起点年龄似乎每隔一个或一个半世纪就减少一岁左右。看来从古自今,我们都很重视儿童的教育,文明程度越高可能期望就越高吧。
评分##熊秉真教授的《慈航》英文版A Tender Voyage:Children and Childhood in Late Imperial China,于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但十几年来一直没有被译为中文。现由周慧梅教授译成之中文版本,用词精准,语言优美,读来十分顺畅。反复读之,感到这部书与熊教授著《童年忆往》《幼幼》《安恙》等著作所展示之语言风格极为相近,可见译者译书之用心,读来颇为感动。《慈航》是国内首部中译本,充满惊喜,值得一读再读。感谢熊秉真教授与周慧梅教授共同为中国学界填补近世儿童、儿童史研究以及儿童医疗史、家庭教育史研究等空白。这部史料扎实、视野宽阔的学术著作中译本,语言凝练,读来并无苦涩之感,是学前教育、家庭教育、成人教育与中国史、中国教育史研究都应认真阅读的著作。
评分对宋代以来儿童的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进行了刻画,了解儿童生活是审视整个社会发展的一把钥匙。
评分 评分##“慈航”的概念起源于中国佛教,在近世被借用来代表婴孩和幼童特殊的天真和脆弱的存在。在本书中,熊秉真教授使用了大量训蒙经典文献、年谱传记、绘画等,使读者得以深刻地了解传统中国社会文化对儿童和童年的影响。其中,“从宋代开始,教授幼儿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起点年龄似乎每个一个或一个半世纪就减少一岁”的观点和分析,使我对于曾经接受的教育和当今社会儿童教育的状况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与此同时,周慧梅教授的翻译用词精准,贴近原作语言风格,使本书阅读起来流畅自然,更能领会其中含义。幸有二位教授的努力,如今得以从成人的视角回归人生中最早最脆弱的阶段。 译事不易,翻译学术著作的确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它不仅需要译者具备娴熟地将两种语言进行转换的能力,而且需要掌握作者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如果作者具有用中文著书立说的能力,译者更需要额外熟悉并尽可能贴近其语言风格,这对译者的耐心和毅力是个极大的考验。这些认识...
评分 评分##本书将童年作为一个出发点,以童年的角度观察中国人的童年观。关于中国儿童近世生活的历史研究,也反映出个体家庭、社会经济等全方面发展图景,可以说,是作者给予中国历史的温柔观照
评分 评分慈航:近世中国的儿童与童年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