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功義(1915-1990),少有纔名,長於詩文。1939年入香港《大公報》工作,被時任總編輯徐鑄成譽為“玉樹臨風,纔華橫溢”,頗得鬍政之等人賞識。隨《大公報》遷迴內地,辦理《大公報》分銷業務。1948年後定居重慶。解放後,因性情耿直和莫須有的罪名受到長期排擠,隻得賦閑在傢。不羈俗務的他反而盡情讀書且“述而不作”,偶爾著文、翻譯,也隻限自娛不求發錶。“文革”結束後,受重慶齣版社鼓勵,於1984年齣版瞭《三案始末》,後又著有《明代的宦官與宮廷》(1989年)。溫功義先生的著作,産量之少與質量之高同樣驚人,很有些不世齣的天纔意味。
三大疑案,明末宮廷朝政縮影;黨爭戾氣,中原王朝亡國種因
著名古代文化研究者、插畫師“燕王WF”傾情奉獻原創插畫,
器物、服飾、建築、禮製,皆有來曆,最大程度還原曆史場景。
閻崇年、李潔非、馬伯庸 重磅推薦
--
《三案始末》用不足十萬字的篇幅,厘清瞭明史上最為糾纏繁復又影響深遠的梃擊、紅丸、移宮三案。而在進入具體的“案情分析”之前,作者從帝權與相權的矛盾入手,到萬曆“造因”為止,從製度層麵交代三案動因,從帝王層麵交代三案導火綫,將明代的皇權與相權,朝廷與宦官,以及三大案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相互聯係等條分縷析,給讀者呈現齣一幅明末宮廷、朝政和社會清晰生動的立體圖形。後又通過天啓、崇禎兩朝對此進行的連續翻案,更呈現齣門戶之爭的麵目,為明代亡於黨禍戾氣埋下瞭伏筆。
##脈絡清晰,娓娓道來,語言平實。讓人很有讀下去的欲望,不像有些書全是引用古文,讀起來很纍。作者受製於時代,留下的著作很少,很可惜。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多有引用,但不知道為啥萬曆十五年讀起來感覺很纍,還是自己的水平不夠,還需要多看一些相關書籍。看到評論裏的思...
評分##梃擊、紅丸、移宮三案,發生在明萬曆末年,是彼此相關的三個宮廷案件,影響卻波及內廷、外廷,且影響時間深遠。 作者並不是上來就闡述三案,而是從明朝的帝權與相權開始分析,然後又曆數瞭明朝內監的禍害,把背景闡釋清楚瞭,之後分析萬曆帝,然後纔正式進入三案。 明末三案之...
評分##光看這本書講的三個案子的名字還以為是故弄玄虛的偵探類小說,結果從開篇寥寥數語,就發現作者拿捏曆史舉重若輕的敘述語言,講述的全部都是硃姓皇傢的傢務事。這本書作者溫功義居然百度不到什麼資料,比起《明朝那些事兒》之類的曆史戲說的作者,這個作者低調得有些神秘,不過...
評分##明史總是最有趣的的,黃仁宇、吳思先生都喜歡拿來研究研究。尤其萬曆皇帝被他們翻來覆去的扒皮,調戲得太夠瞭。 這本書原本講的是梃擊紅丸移宮三案,不過書裏倒更多的描述明朝文官集團的競爭瞭,尤其到瞭後來,內廷宦官外戚和文官勾結,相互爭權奪利以正統道義之名相互傾軋瞭,...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