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芙·布伦南(1917-1993),爱尔兰作家、记者,生于都柏林,1934年因父亲被爱尔兰自由邦政府任命为首任驻美大使而移居美国。曾为《纽约客》专职作家,发表过大量短篇小说、散文和新闻报道,被视为爱尔兰女性主义文学先驱;后精神失常,晚景凄凉,1993年在美国一家养老院病逝。
从1980年代末开始,梅芙·布伦南的传奇经历及其在纸页上创造的世界重新引起美国文坛关注。1997年被重新结集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情感之泉》和2000年出版的中篇小说遗作《访客》受到艾丽丝·门罗、艾德娜·奥布莱恩、安妮·恩莱特等众多当代作家推崇。
《情感之泉》是侨居美国的爱尔兰离散作家梅芙·布伦南去世以后,由出版界重新整理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共收录21篇,它们以都柏林某条小街几户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为轨迹,描摹了极具爱尔兰风情的世俗场景及家庭关系,时而互文,互为补缺。
作者以最汹涌的压抑和最无声的激情借此串联起一个“顺从,但野马也无法从她的体内拽出任何东西来”的女人的一生。这些闪烁着作者童年影子,甚至暗合其父母生平的故事篇篇充满奇迹;她深入夫妻之间每一个隐秘的角落,解剖情感的浮尘,将秘密逼出隐身之地,而一些最感人的故事却奇妙得几乎完全无事发生。其意象之深远,平淡如水却又残酷尖刻到“能修剪篱笆”的文字,用《纽约时报》书评中的话说,“足以使布伦南回归她缺席已久的虚构小说的世界级宴席上来”。
##“没有争吵或暴力。没有任何那样的事情,只是两个人一起生活,默默地互相厌恶。” 乡愁是属于男人的奥德赛,逃离是刻进女性身体的史诗。男人回忆起故乡时,总有热气腾腾的厨房和被窝,承载着家族使命的殷切希望,千娇百媚的旧时情人。梅芙的爸爸布伦南先生尽可以为自己的伟大革命理想付出一切。他四处躲避敌人的搜查,但只要时机成熟,环境安全,他就可以大摇...
评分 评分 评分##数次在书中辨认出自己,比如休伯特和罗斯搬离圣斯蒂芬绿地时罗斯的哭泣(休伯特提议周末坐电车去绿地,可那“就好像他们如今在原本属于他们的地方成了游客”)。说到这里猛然惊觉“原本属于”才是这本书的题眼,梅芙原本是第一个传播火灾新闻的小孩,可是当其他孩子醒了之后,火灾便不再属于她一个人了,她只好期待着再有一场火灾;罗斯去到那个富丽堂皇的宅子,那里的窗帘布料曾经是她去世的父亲在自家的餐桌上和她一起选出的,此刻,寒酸的她感到自己比任何一个装扮精致的姑娘都更该出现在这里;珉比全家人都活得更长,长到弟媳去世弟弟搬回家里,长到她为弟弟送终,并从他尸体上拿下婚戒套在自己的左手无名指上——他本不该离家去结婚的,他“原本属于”这个家。如果要说有一种情感如泉水般上涌,那么它的名字就是嫉妒,嫉妒中有最深最炽烈的热情。
评分 评分##看过几本爱尔兰作者的书之后,很容易迷上ta们的风格
评分 评分##数次在书中辨认出自己,比如休伯特和罗斯搬离圣斯蒂芬绿地时罗斯的哭泣(休伯特提议周末坐电车去绿地,可那“就好像他们如今在原本属于他们的地方成了游客”)。说到这里猛然惊觉“原本属于”才是这本书的题眼,梅芙原本是第一个传播火灾新闻的小孩,可是当其他孩子醒了之后,火灾便不再属于她一个人了,她只好期待着再有一场火灾;罗斯去到那个富丽堂皇的宅子,那里的窗帘布料曾经是她去世的父亲在自家的餐桌上和她一起选出的,此刻,寒酸的她感到自己比任何一个装扮精致的姑娘都更该出现在这里;珉比全家人都活得更长,长到弟媳去世弟弟搬回家里,长到她为弟弟送终,并从他尸体上拿下婚戒套在自己的左手无名指上——他本不该离家去结婚的,他“原本属于”这个家。如果要说有一种情感如泉水般上涌,那么它的名字就是嫉妒,嫉妒中有最深最炽烈的热情。
评分##看过几本爱尔兰作者的书之后,很容易迷上ta们的风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