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卡多·皮格利亞(1941—2017),阿根廷當代著名作傢、文學評論傢,當代西語文壇最有影響的作傢之一。著有五部長篇小說《人工呼吸》(1980)、《缺席的城市》(1992)、《烈焰焚幣》(1997)、《夜間目標》(2010)和《艾達之路》(2013),還創作瞭大量散文、 短篇小說、文學評論和劇本。曾獲西班牙文學評論奬(2010)、羅慕洛·加列戈斯國際小說奬(2011)、阿根廷作傢協會最高榮譽奬(2012)和西班牙福門托文學奬(2015)等重要奬項。
2013年,皮格利亞被診斷罹患“漸凍癥”,於2017年1月 6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去世。
一起震驚阿根廷的銀行劫案 兩個令人心碎的另類劫匪
虛構手法展現真實犯罪 重新審視金錢與生存
拉美文壇最獨特的聲音之一 裏卡多·皮格利亞代錶作
《烈焰焚幣》以萬花筒般的手法對真實曆史事件加以虛構,寫成一個令人震驚的暴力故 事。故事跨越布宜諾斯艾利斯和濛得維的亞兩座城市。被稱為“雙胞胎”的歹徒布裏尼內和多爾達加入犯罪團夥後,與腐敗的警察和政客勾結,搶劫瞭一輛銀行運鈔車。他們攜巨款逃往烏拉圭首都濛得維的亞,在一間公寓遭到阿根廷和烏拉圭兩國警方聯閤圍捕。殺人如麻的劫匪在對峙中又殺死數名警察,並充滿挑釁地將剩餘贓款付之一炬。兩國警方的終極圍剿就此展開。這場殘酷的圍剿和它令人震驚的結局就此成為拉丁美洲的一個傳奇。
2000年,阿根廷導演馬塞洛·皮涅羅將《烈焰焚幣》改編拍攝為同名電影,獲西班牙戈雅奬最佳西語外國影片奬。
##白嫖的。好萊塢犯罪片兒的寫法,適閤昆汀拍。倫齊這本沒什麼存在感
評分 評分 評分##精彩!一口氣看完,像在看直播!皮格利亞從不讓我失望!
評分##非虛構形式太過強烈,以至於模擬想象中的人物意識時會顯得太假,像紀錄片中段突然大特寫加抒情樂。但“凡登場人物均有背景/語境交代”的筆法拋開體裁訴求又很共産主義,與之相應結尾備受指控的焚幣其實不過是將資本傢吞金的事實披露於大眾視野:銀行不過是個正當光明將鈔票毀屍滅跡的存在。
評分 評分##精彩,還有我所喜歡的那種悲傷。
評分 評分##碰巧前不久看瞭英譯本和電影,難得地第一時間買來中譯本讀;翻譯平庸,沒有讀英文時候結構輕盈、緻命浪漫的那個味兒(個人感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