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 鴻:芝加哥大學藝術史係教授,藝術史學者
榮新江:北京大學敦煌學研究中心主任、曆史學係教授
顧春芳:敦煌研究院研究員,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鄭炳林: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所長、曆史文化學院教授
杭 侃: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雲岡研究院院長
張先堂:敦煌研究院前副院長、研究員
何 鄂:著名雕塑傢、前敦煌文物研究所研究員
陳菊霞:上海大學曆史係教授,曾任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文獻研究所所長
張元林:敦煌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
馬振穎: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講師,曆史學博士
十位敦煌研究的一綫專傢打造的全景式的敦煌讀本
返歸曆史現場,在迴顧中探索敦煌韆年營造的變遷脈動
重塑美學空間,在觀摩中仰望斧鑿錘刻鑄齣的偉大藝術
--
1000多年的風沙
帶來瞭西域的鬍風、北朝的融閤、盛唐的華麗
50000多平方米的壁畫
描繪著漫天的神佛、絲路的煙火與代代供 養人的身影
700多個錯落的洞窟(包括莫高窟、榆林窟等)
目睹瞭近韆年的埋葬、令人心痛的流散以及麯摺多艱的保護曆程
--
十位敦煌研究的一綫學者,巫鴻、榮新江、顧春芳、鄭炳林、杭侃、張先堂、何鄂、陳菊霞、張元林、馬振穎,帶領讀者從“遠眺”到“細讀”,從曆史地理、物質生活、藝術文化、美學鑒賞、文物保護等多個角度,全方位走近敦煌,介紹有關敦煌最基礎、最全麵也最新鮮的一手知識。
全書分兩部分,上半部以曆史文化為主題,解讀最初“忽現金光”的佛教聖地,如何變為絲綢之路上耀眼的明珠、“華戎所交”的大都會,成為中華文明幾韆年源遠流長、不斷融匯多元文化的典範,立體呈現敦煌獨特的人文曆史生境。下半部以美學藝術為麵嚮,條分縷析敦煌石窟建築、彩塑、壁畫三位一體的綜閤總體藝術,在綫條、色彩、造型的交錯中,展陳敦煌作為佛教藝術寶庫那洋溢而超塵的美學形態,發掘人——供養人、工匠、研究者——在敦煌藝術中留下的蹤跡。
以“三聯•中讀” 同名精品音頻課程為基礎,精心改編而成:四百餘幀高清彩色圖版,十餘張超級知識詳情頁,把看不盡、講不完、瞭不起的敦煌,充分濃縮在一本書中,清晰呈現其變遷脈動與肌理細節,在曆史與當下、想象與現實中,提供一種全新的、觀看敦煌的方式。
##敦煌是一個讓人魂牽夢繞,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如果你暫時還沒辦法齣發,可以先來這本書裏紙上遊敦煌,保證讓你身臨其境,大呼過癮!
評分##我一直很嚮往敦煌,想去親眼看看。 如今雖然路不曾遠行,但這本書卻解瞭我思念之渴。
評分##讀書的時候學習“四大石窟”,特彆嚮往敦煌莫高窟,隻覺它隱於漫漫黃沙之中,肯定彆有一番風情。 讀瞭這本《瞭不起的敦煌》,纔發現,是我淺薄瞭:敦煌的美,不僅在錶麵,更是因瞭它深刻的文化內涵啊! 這本《瞭不起的敦煌》,由10位敦煌研究的一綫專傢聯閤編撰,書中配有大量插...
評分###我反復翻閱著,壁畫復雜的綫條以及鮮艷的色彩,曆史的厚重感讓我瞬間心生敬意。跨越韆年的時空對視,讓我想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評分##《漢書·地理誌》注中說:“敦,大也。煌,盛也。”取盛大輝煌之義。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級的文化遺産,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一個璀璨的藝術寶庫。 莫高窟內,現有洞窟735個,彩塑3000餘尊,壁畫5萬多平方米,時間跨度,從十六國時期至宋元,前後延續近2000年。 《瞭不起的敦煌》...
評分##敦煌對於你,是不是也充滿著神秘?一直想去探秘體驗,但一直無法實現 這次這本由10位敦煌的一綫專傢聯手打造的全新敦煌讀本:《瞭不起的敦煌探秘》圓瞭我的敦煌夢 ?追溯曆史軌跡,在韆年的脈絡中探尋敦煌的變遷和演變。 ?再現輝煌的藝術曆程,在欣賞中領略錘刻鑄就的卓越...
評分##四百多幀高清彩色圖和多張超級知識詳情頁,使我們更加清晰地理解敦煌曆史的韆年變遷脈動。恰似一夢入敦煌,眨眼韆年!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