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梨有希子
《讀賣新聞》評論員。1992年畢業於禦茶水女子大學,入職讀賣新聞社。曆任山形支局記者,東京總社社會部、醫療部記者,報社編委。憑藉群馬大學醫院腹腔鏡手術相關係列報道,獲2015年度日本新聞協會奬。《醫院的深淵》獲2018年日本醫學記者協會奬特彆奬。
“患者和醫生之間,絕對無法實現平等”
獲日本新聞協會奬、日本醫學記者協會奬特彆奬
【內容簡介】
群馬大學醫院是日本北關東地區排名第一的醫療重鎮。2014年,這傢備受當地人信賴的頂尖醫院被媒體曝光,其第二外科肝髒切除手術的死亡率達到驚人的10.8%,日本全國的平均死亡率僅1.1%。
5年間,18名患者相繼死亡,主刀醫生均為同一人。群馬大學醫院仿佛一座難以撼動的“白色巨塔”,內部是一個無底的深淵。步入其中的患者對手術的細節懵懵懂懂,被誘導著選擇醫生推薦的方案……
【編輯推薦】
“腹腔鏡手術和開腹手術大不相同。開腹手術必須把腹部切開很大尺寸,但腹腔鏡手術就隻需要在腹部開5個小孔,內髒器官因而不接觸空氣,所以,對患者來說也很輕鬆,恢復起來也很快的喲!”
一流大醫院主刀醫生的這番說明,具有一種不可辯駁的權威性。他親切溫和而自信的形象,令患者和傢屬對他的解說更加深信不疑。
這名主刀醫生沒有說明的是,在高難度肝髒手術中使用腹腔鏡在當時並非成熟的技術,其風險與業已廣泛采用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無法相提並論;對於自己所在科室同類手術的患者死亡率有多高,他更是隻字未提。
《醫院的深淵》所記錄的群馬大學醫院醫療醜聞,暴露齣的是整個日本醫療界普遍存在的問題:單純追求個人技術創新而漠視患者利益的倫理和製度的雙重缺位。醫生是高度專業化的職業,醫患之間永遠無法實現絕對的信息對稱。如何保護處於弱勢的患者的權利?群馬大學醫院事件的曝光和發酵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瞭製度改革,在完善醫療安全管理製度和保護病患知情同意權等問題上做齣新的嘗試……
##3.5 現實版白色巨塔 醫生的職責,當是為患者的健康和福祉負責,並且能夠在醫學領域展現齣專業的素養。 但隨著現代醫學的快速發展,對醫生行為的判定越來越復雜,醫生和患者隔閡越來越深,醫學機構的變動也更加難以捉摸。但是,這樣的實用學科的發展總是螺鏇上升的,在這過程中會經曆或大或小的睏難...
評分 評分 評分##《醫院的深淵》所記錄的群馬大學醫院醫療醜聞,暴露齣的是整個日本醫療界普遍存在的問題:單純追求個人技術創新而漠視患者利益的倫理和製度的雙重缺位。總覺得和《白色巨塔》差點意思,最後的處理結果屬實沒想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