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1949- ),日本小說傢。曾在早稻田大學文學部戲劇科就讀。1979年,他的第一部小說《聽風之歌》問世後,即被搬上瞭銀幕。隨後,他的優秀作品《1973年的彈子球》、《尋羊冒險記》、《挪威的森林》等相繼發錶。他的創作不受傳統拘束,構思新奇,行文瀟灑自在,而又不流於庸俗淺薄。尤其是在刻畫人的孤獨無奈方麵更有特色,他沒有把這種情緒寫成負的東西,而是通過內心的心智性操作使之升華為一種優雅的格調,一種樂在其中的境界,以此來為讀者,尤其是生活在城市裏的人們提供瞭一種生活模式或生命的體驗。
本書是村上春樹隨筆係列之一,共16篇,是作傢1991-1992年在美國講學期間寫下的散文,內容均為作者在美國的親身經曆見聞,題材豐富,涉及麵廣,有對美國社會文化現狀的描述,有通過具體事件對美國和日本兩國文化差異進行的分析,有作者在美國生活的各種趣聞軼事,還有作者對自己少年時代、戀愛結婚、成名前開酒吧謀生以及傢庭生活、夫妻關係的迴顧等等。本書風格一如他的小說,既生動、機智、幽默,又不乏深入的思考,是一本可讀性強的有趣小書。
##對於隨筆這類的玩意兒我的定義是隨時隨地拿起來看不會受製於情節和連貫性的東西。村上散文隨筆的調性和虛構小說的截然不同。序言中林少華如此概括小說的村上是“影影綽綽”、“撲朔迷離”是門內的,散文的村上是門外的,隻有將兩者結閤起來纔是完整的村上春樹,纔是百分百的村...
評分##讀隨筆竟沒有一點現實感瞭。
評分 評分##看不下去書的時候隻能看村上
評分##看隨筆實在是太有意思 好比文學界的爆米花電影 不需要那麼花心思去厘清劇本裏的一切細節 中意關於普林斯頓的那段見聞 並沒有任何嘲諷的意味 但是如果腦袋裏迴顧一下許多個細節 還真是那麼迴事情 想想真是忍不住好笑起來 當然從一個處於略近距離的外界人士的視角去看那麼一個世界 實在是妙不可言 倒並非一定客觀或如何 隻是心裏那份好奇心被滿足的愉悅真是不言而喻 旅居在他鄉的身份著實微妙 那些個見聞都像是電影一樣 一幀幀在眼前滾動播放
評分##看不下去書的時候隻能看村上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