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波所著的《中國科學考古學的興起——1928-1949年曆史語言研究所考古史》是關於中國現代考古學形成時期學術史的專門性著作,研究對象是1928—1949年的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該所的考古活動及其成就宣告瞭科學考古學在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考古學的興起——1928-1949年曆史語言研究所考古史》主要內容包括對1928年前中國考古發展狀況的評述,對曆史語言研究所考古思想起源以及組織準備的探討,並將曆史語言研究所在祖國大陸21年的考古活動劃分為探索期、發展期、鼎盛期和延續期四個階段加以敘述,全麵總結瞭科學考古學理論、方法和技術的誕生曆程,深入分析瞭這一學術流派的特徵、影響與局限性,進而揭示齣潛藏在曆史深處的思想、學術與社會政治動因。
##還是逃不齣陳星燦的影子啊 @2012-05-27 16:36:15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根據作者的博士論文(陳淳教授指導)修改齣版的。作者自陳要“講一個故事”,故可讀性尚佳,但可能不那麼“學術”。緒論中引瞭兩大段羅教授的話,以為理論支持(所謂“見之於行事”,不發空論)。羅大師反對“倒放電影”的後設視角,但作者既然要講一個故事,則不免諸多品評。最後,分析史語所考古工作的特點,隻是蜻蜓點水,很多東西如“民族主義”分析得並不精當,甚至有點牽強,遜於查曉英老師的相關文章。文章材料並不是那麼豐富,有些地方轉引羅大師的《鬍適傳》和查老師的碩士論文,“觀感”不佳。
評分##很細緻 很好 分應該高點 —————— 不同於九十年代的風雲變幻,步入新世紀以後,中國考古學對考古學理論的興趣大打摺扣,這使得對中國考古學進行學術反思的主要陣地從考古學理論研究開始轉嚮考古學史研究。陳星燦先生在為本書所作之序當中,並未提本書的其它之貢獻,而單單認為本書的齣版,“會...
評分 評分##做學術史多不容易!況且還做得挺好……學術史這種東西怎麼可能沒有瑕疵……反正我覺得對我用處太大瞭……可以搞清楚李濟董作賓梁思永郭寶鈞尹達這些先生在那些年一起挖過的殷墟上到底具體每個人都各乾瞭些啥……【喂……
評分簡而言之,中國的考古學仍然在史語所的時代,我們的考古學說至今仍沒有走齣李濟的典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