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環境影響評價是我國環境管理製度之一,是從源頭上預防環境汙染的主要手段。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製度是提高環境影響評價水平的另一有效舉措,它的實施將整體提高我國環境影響評價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為瞭幫助廣大考生省時高效地復習應考,我們在總結兩年來考試試題的基礎上,精心編撰瞭這本參考書。編寫此書的原則就是強調實戰,在短時間內快速提高考生的應考能力。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基礎過關800題(2010年版)》嚴格按2010年考試大綱的要求,以各種技術導則、標準為依據,按考試大綱逐條逐項編製而成。全部試題完全按照考試形式和考試要求編寫,題目涵蓋瞭大綱所有的考點,知識點覆蓋麵廣,齣題角度新穎,仿真性強,部分練習在答案中附有詳細解析,考生使用方便。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工程分析
參考答案
第二章 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
參考答案
第三章 環境影響識彆與評價因子的篩選
參考答案
第四章 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參考答案
第五章 環境保護措施
參考答案
第六章 環境容量與汙染物排放總量控製
參考答案
第七章 清潔生産
參考答案
第八章 環境風險分析
參考答案
第九章 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
參考答案
第十章 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與調查
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
附錄 2010年和2009年相比考試大綱變化情況
精彩書摘
第二章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選項中,隻有一個最符閤題意)
熟悉自然環境現狀調查的基本內容和要求。
1.自然環境調查時,如若建設項目規模較小且與地質條件無關時,地質現狀可( )。
A.簡略敘述
B.不敘述
C.概略敘述
D.詳細敘述
2.自然環境調查時,當地形地貌與建設項目密切相關時,除應比較詳細地敘述地形地貌全部或部分內容外,還應附建設項目周圍地區的( )。
A.區位圖
B.地理位置圖
C.土地利用現狀圖
D.地形圖
3.自然環境調查時,地理位置的調查應包括建設項目所處的經、緯度,行政區位置和交通位置,並附( )。
A.地質現狀圖
B.平麵圖
C.城市總體規劃圖
D.地形圖
4.自然環境調查時,如果建設項目不進行地麵水環境的( )影響評價時,可根據現有資料選擇地麵水部分或全部內容,概要說明地麵水狀況。
A.全麵
B.多項
C.整體
D.單項
5.當需要進行土壤環境影響評價時,除要比較詳細地敘述主要土壤類型及其分布,土壤的肥力與使用情況等內容外,還應根據需要選擇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土壤一次、二次汙染狀況,水土流失的原因、特點、麵積、元素及流失量等,同時要附( )。
A.土壤分布圖
B.植被分布圖
C.水土流失分布圖
D.土壤粒徑分布圖
瞭解社會經濟環境狀況調查的基本內容和要求
6.當進行農業與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時,調查的內容包括可耕地麵積,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構成及産量,農業總産值以及土地利用現狀;若建設項目需進行土壤與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則應附( )。
A.土壤分布圖
B.植被分布圖
C.農業區劃圖
D.土地利用圖
前言/序言
環境影響評價是我國環境管理製度之一,是從源頭上預防環境汙染的主要手段。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製度是提高環境影響評價水平的一種有效舉措,它的實施將整體提高我國環境影響評價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於2005年開始實施,考試的科目設《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其中前三個科目的考試全部采用客觀題(單項選擇題和不定項選擇題)。
為幫助廣大考生省時高效地復習應考,我們在總結五年來考試試題的基礎上,精心編撰瞭這套參考書。編寫本書的原則就是強調實戰,急考生所急,有的放矢,在短時間內快速提高考生的應考能力。因為在復習的過程中做練習是檢驗復習效果的有效方法,是提高考試成績的理想途徑。
本叢書嚴格按2010年考試大綱的要求,以法律、法規、各種技術導則、標準和方法為依據,按考試大綱逐條逐項編製而成。全部試題完全按照考試形式和考試要求編寫,題目涵蓋瞭大綱所有的考點,知識點突齣、覆蓋麵廣,齣題角度新穎,仿真性強,部分練習在答案中附有詳細解析,考生使用方便。
本書可作為參加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的輔導材料,並可供高等院校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等相關專業教學時參考。
本書在編寫的過程中,參閱瞭大量國內外相關文獻和書籍,在此一並感謝。同時感謝中國環境科學齣版社黃曉燕編輯為本書付齣的勞動。
在今年的修訂過程中,環境保護部環境發展中心的賈生元研究員為部分生態習題進行瞭點評,在此錶示感謝。
盡管我們付齣瞭艱辛的勞動,精心編寫,但由於水平有限,本書可能存在疏漏,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同行和讀者批評指正。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基礎:精選例題與解析》(2010年版) 導言 環境影響評價(EIA)作為一項關鍵的環境管理工具,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它旨在預測和評估建設項目、規劃或政策可能對環境産生的潛在不利影響,並提齣相應的減緩和控製對策,從而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協調統一。而掌握紮實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則是每一位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必備的核心能力。 本書《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基礎:精選例題與解析》(2010年版)正是為幫助廣大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生係統梳理、深入理解和熟練運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各類基礎技術方法而精心編纂。本書以2010年全國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大綱為指導,精選瞭800道涵蓋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基礎知識的典型例題,並針對每一道題目提供瞭詳盡、深入的解析。本書旨在成為考生備考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學習助手,幫助考生在短時間內高效掌握核心知識點,提升應試能力,順利通過職業資格考試。 本書內容概述 本書圍繞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基礎的核心內容,精心設計瞭800道覆蓋麵廣、代錶性強的例題。這些例題緊扣考試大綱,力求涵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各個關鍵環節和常用技術方法。本書的內容結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核心闆塊: 1. 環境影響評價基礎理論與法規標準: 環境影響評價的基本概念與原則: 涵蓋環境影響評價的定義、目的、工作程序、評價因子選擇、評價等級劃分、評價重點確定等基礎理論知識。 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與技術導則: 重點梳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及其配套法規,以及相關的技術導則、技術規範等,強調其在實際評價工作中的應用。 環境保護目標與環境質量標準: 深入解讀國傢和地方的環境質量標準,包括大氣、水、聲、土壤等環境要素的標準,以及生態保護目標、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地等特殊保護區域的要求。 2. 環境要素評價技術方法: 大氣環境影響評價: 汙染源識彆與排放清單編製: 掌握各類工業和生活汙染源的識彆方法,以及如何準確計算和預測汙染物排放量。 大氣環境模型應用: 重點解析高斯羽流模型、拉格朗日粒子模型等常用大氣擴散模型的原理、適用範圍及參數選擇,並通過例題練習其應用。 大氣環境質量預測與評價: 學習如何利用模型計算預測不同排放情景下的環境濃度,並與標準進行比對,評價其超標風險。 一次性和二次汙染物影響評價: 涵蓋對SO2、NOx、PM2.5、O3等一次性汙染物的影響分析,以及光化學煙霧等二次汙染物形成機製的初步瞭解。 惡臭影響評價: 介紹惡臭汙染物的種類、感知閾值及評價方法。 水環境影響評價: 地錶水和地下水影響評價: 掌握水汙染源的識彆,廢水排放量計算,水環境容量計算,以及如何選擇適宜的水質模型進行預測。 水環境模型應用: 學習水體稀釋混閤模型、一維/二維/三維水質模型等在水環境評價中的應用。 汙染物遷移轉化規律: 理解汙染物在水體中的擴散、稀釋、降解、吸附等過程。 非點源汙染評價: 介紹農田徑流、城市雨水徑流等非點源汙染的識彆與評價方法。 飲用水源地保護區評價: 關注飲用水源地的保護要求和潛在威脅。 聲環境影響評價: 噪聲源識彆與聲源強計算: 掌握工業、交通、社會生活等各類噪聲源的識彆,以及如何計算噪聲源的聲功率級。 噪聲傳播衰減規律: 理解噪聲在空氣中傳播的衰減(如幾何擴散、空氣吸收、地麵吸收、屏障衰減等)及其影響因素。 噪聲預測模型應用: 重點解析交通噪聲、工業噪聲等預測模型,並通過例題進行練習。 聲環境影響評價標準與判定: 學習如何將預測結果與國傢和地方的聲環境質量標準進行比對,評價其對聲環境的影響。 隔聲降噪措施評價: 探討不同隔聲降噪措施的有效性及其在評價中的應用。 土壤環境影響評價: 土壤汙染源識彆與汙染物遷移轉化: 瞭解工業活動、農業活動、固體廢物等可能造成的土壤汙染,以及汙染物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淋溶、降解等過程。 土壤環境監測與評價方法: 介紹土壤采樣、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的解讀和應用。 重金屬、有機汙染物等評價: 重點關注對土壤中重金屬、農藥、石油烴等典型汙染物的評價。 生態環境影響評價: 生態係統基本概念與評價方法: 掌握生態係統結構、功能、過程等概念,以及野外調查、遙感、GIS等在生態評價中的初步應用。 動植物資源及棲息地影響評價: 關注項目建設對珍稀瀕危物種、重要棲息地、自然保護區等的影響。 生物多樣性影響評價: 評估項目建設可能導緻的生物多樣性損失。 地質地貌及水土保持影響評價: 考慮項目對地質構造、地形地貌的影響,以及水土流失的預測與防治。 景觀生態影響評價: 評估項目對區域景觀的視覺影響和格局改變。 3. 其他重要技術方法: 環境風險評價: 介紹風險識彆、風險源分析、事故情景分析、風險評估、風險應對等基本內容。 環境監測與質量控製: 涵蓋環境監測的基本原則、方法、儀器設備,以及質量保證與質量控製(QA/QC)的重要性。 環境影響減緩與控製對策: 重點在於如何針對各項環境影響提齣切實可行的技術性減緩和控製對策,並評價其效果。 環境監測計劃與環境管理: 學習製定環境監測計劃,以及環境管理措施的有效性評估。 本書的特色與優勢 1. 緊扣考綱,全麵覆蓋: 本書嚴格按照2010年全國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大綱的要求進行編寫,確保瞭內容的權威性和全麵性,考生無需額外尋找其他復習資料。 2. 精選真題,緊貼實戰: 800道精選例題均來源於曆年考試的經典題型和高頻考點,具有很強的代錶性和針對性。通過對這些例題的深入研究,考生能夠充分瞭解考試的命題規律和難度,熟悉各類題目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3. 解析詳盡,重點突齣: 每一道例題都配有詳盡、清晰的解析。解析不僅給齣瞭正確答案,更重要的是深入剖析瞭題目考察的知識點、相關概念、計算公式、應用方法以及解題步驟。對於一些易混淆或易齣錯的地方,解析會進行特彆強調和辨析,幫助考生加深理解,避免盲點。 4. 循序漸進,強化理解: 本書的例題編排在保證覆蓋麵的基礎上,力求循序漸進,從基礎概念到復雜應用,幫助考生逐步建立起紮實的知識體係,不斷提升解題能力。 5. 實用性強,指導性高: 除瞭理論知識的梳理,本書更注重對實際解題技巧和方法的傳授。通過大量的例題練習,考生能夠掌握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準確、高效地完成題目,從而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6. 注重細節,嚴謹求實: 編者在例題的選擇、解析的撰寫過程中,力求嚴謹求實,避免齣現任何知識性錯誤和邏輯漏洞,為考生提供最可靠的學習保障。 適用人群 本書主要麵嚮以下人群: 備考全國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的考生: 這是本書最主要的目標讀者,旨在幫助他們係統復習、強化訓練、提升應試能力。 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生態學及相關專業的在校學生: 可作為學習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的輔助教材,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初級技術人員: 可用於提升專業技能,鞏固基礎知識,為更高級彆的評價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對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感興趣的其他人士: 瞭解環境影響評價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結語 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的職業資格考試是對從業人員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的綜閤考察。本書《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基礎:精選例題與解析》(2010年版)的齣版,旨在為廣大考生的備考之路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和有力的實踐指導。我們深信,通過認真研讀本書,勤加練習,考生一定能夠全麵掌握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的基礎知識,熟悉各類題型的解題技巧,最終在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成為一名閤格的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為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貢獻力量。 希望本書能成為您成功路上的良師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