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龍義證(全3冊)

文心雕龍義證(全3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南北朝] 劉勰,詹鍈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32503261
版次:1
商品編碼:1001233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國古典文學叢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1989-08-01
頁數:1957
套裝數量:3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文心雕龍義證(全3冊)》編寫的總原則是“無微不信”。筆者希望能比較實事求是地按照《文心雕龍》原書的本來麵目,發現其中有哪些理論是古今中外很少觸及的東西;例如劉勰的風格學,就是具有民族特點的文藝理論,對於促進文學創作的百花齊放,剋服創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會起一定的作用。這樣來研究《文心雕龍》,可以幫助建立民族化的中國古代文藝理論體係,以指導今日的寫作和文學創作,並作為當代文學評論的藉鑒。

作者簡介

  劉勰(約公元465——520),字彥和,生活於南北朝時期,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文學理論傢。祖籍山東莒縣(今山東省日照市莒縣)東莞鎮大瀋莊(大瀋劉莊)。他曾官縣令、步兵校尉、宮中通事捨人,頗有清名。晚年在山東莒縣浮來山創辦(北)定林寺。劉勰雖任多官職,但其名不以官顯,卻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龍》奠定瞭他在中國文學史上和文學批評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

內頁插圖

目錄

一 序例
二《文心雕龍》闆本記錄
三 引用書名簡稱
四 捲一
五 捲二
六 捲三
七 捲四
八 捲五
九 捲六
十 捲七
十一 捲八
十二 捲九
十三 捲十
十四 主要引用書目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導師推薦的,很棒的一部書。

評分

王政堯,男,1942年生,河北省武安市人。清史研究專傢,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院清史研究所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博士研究生指導小組成員。王政堯教授曾任《清史研究》編委、副主編兼編輯部主任、執行主編;清史研究所工會主席;中國人民大學第三、第四屆教代會代錶。現任北京市西城區社會科學界聯閤會委員;校外兼職有:北京大學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員、遼寜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廣州暨南大學曆史學係客座研究員、中國實學研究會理事、《中國京劇》聯誼會理事、北京滿學研究會理事、中國人民大學國劇研究中心顧問、中國戲麯學院戲麯文獻研究所顧問、首都博物館學術谘詢專傢、故宮博物院明清宮廷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文化宣南》編委會顧問、《中國京劇》編委會特邀編委、宣南文化研究會專傢顧問、思州曆史文化研究會學術顧問、吉林師範大學兼職教授等職。196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曆史學係中國古代史專業。1978年開始,在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自1980年起,長期擔任國傢社會科學重點項目——淸史編委會編:《清代人物傳稿》上編主要撰稿人。2003年,王政堯教授退休。

評分

還可以,很全,很細緻

評分

還好還好還好還好還好還好哈

評分

非常好~

評分

自漢至清,經學在各門學術中占有統治的地位。經學的發展經曆瞭幾個不同的階段,而清代則是很重要的也是最後的一個階段。清代經學傢在經書文字的解釋和名物製度等的考證上,超越瞭以前各代,取得瞭重要成果,這對我們利用經書所提供的材料研究古代的經濟、政治、文化、思想以至科技等,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清代的經學著作,數量極多,體裁各異,研究的方麵也不同。其中用疏體寫作的書,一般是吸收、總結瞭前人多方麵研究的成果,又是現在文史哲研究者較普遍地需要參考的書,因此我們在《十三經清人注疏》這個名稱下,選擇這方麵有代錶性的著作,陸續整理齣版。所選的並非全是疏體,這是因為有的書未曾有人作疏,或雖然有人作疏,但不夠完善,因此選用其它注本來代替或補充。《禮書通故》既非疏體又非注體,但它與《禮記訓纂》等配閤,可起疏的作用,故也入選。《大戴禮記》不在《十三經》之內,但它與《禮記》(《小戴禮記》)是同類型的書,因此也收進去。對收入的書,均按統一的體例加以點校。 清代的經學著作還有不少有重要參考價值,這有待於今後條件許可時,按新的學科分類,選擇整理齣版。自漢至清,經學在各門學術中占有統治的地位。經學的發展經曆瞭幾個不同的階段,而清代則是很重要的也是最後的一個階段。清代經學傢在經書文字的解釋和名物製度等的考證上,超越瞭以前各代,取得瞭重要成果,這對我們利用經書所提供的材料研究古代的經濟、政治、文化、思想以至科技等,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清代的經學著作,數量極多,體裁各異,研究的方麵也不同。其中用疏體寫作的書,一般是吸收、總結瞭前人多方麵研究的成果,又是現在文史哲研究者較普遍地需要參考的書,因此我們在《十三經清人注疏》這個名稱下,選擇這方麵有代錶性的著作,陸續整理齣版。所選的並非全是疏體,這是因為有的書未曾有人作疏,或雖然有人作疏,但不夠完善,因此選用其它注本來代替或補充。《禮書通故》既非疏體又非注體,但它與《禮記訓纂》等配閤,可起疏的作用,故也入選。《大戴禮記》不在《十三經》之內,但它與《禮記》(《小戴禮記》)是同類型的書,因此也收進去。對收入的書,均按統一的體例加以點校。 清代的經學著作還有不少有重要參考價值,這有待於今後條件許可時,按新的學科分類,選擇整理齣版。自漢至清,經學在各門學術中占有統治的地位。經學的發展經曆瞭幾個不同的階段,而清代則是很重要的也是最後的一個階段。清代經學傢在經書文字的解釋和名物製度等的考證上,超越瞭以前各代,取得瞭重要成果,這對我們利用經書所提供的材料研究古代的經濟、政治、文化、思想以至科技等,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清代的經學著作,數量極多,體裁各異,研究的方麵也不同。其中用疏體寫作的書,一般是吸收、總結瞭前人多方麵研究的成果,又是現在文史哲研究者較普遍地需要參考的書,因此我們在《十三經清人注疏》這個名稱下,選擇這方麵有代錶性的著作,陸續整理齣版。所選的並非全是疏體,這是因為有的書未曾有人作疏,或雖然有人作疏,但不夠完善,因此選用其它注本來代替或補充。《禮書通故》既非疏體又非注體,但它與《禮記訓纂》等配閤,可起疏的作用,故也入選。《大戴禮記》不在《十三經》之內,但它與《禮記》(《小戴禮記》)是同類型的書,因此也收進去。對收入的書,均按統一的體例加以點校。 清代的經學著作還有不少有重要參考價值,這有待於今後條件許可時,按新的學科分類,選擇整理齣版。

評分

傳說中的文心雕龍 好書

評分

  ……

評分

非常棒的古代文叢集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