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史

中國社會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呂思勉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32547715
版次:1
商品編碼:10012647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呂思勉文集
開本:大32開
齣版時間:2007-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23
字數:514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今編纂《呂思勉文集》,收入《中國社會史》,不僅恢復到作者所改定書名,而且將曾經刪節文字予以恢復,以存其舊貌。

內容簡介

  本書是呂思勉先生史學論著之一。全書以農工商業、財産、錢幣等18個講題為經,以時間為緯,對我國曆史上重要的社會經濟製度和政治製度作瞭深入而係統概括的論述,曆來是學者學習和研究中國古代典章製度的重要參考專著。本書從上個世紀二十年代至今,相繼有各種單行本和閤訂本齣版,但書名各異,且都未能全貌刊行。今編纂《呂思勉文集》,收入本書,不僅恢復到作者所改定書名,而且將曾經刪節文字予以恢復,以存其舊貌。

作者簡介

  呂思勉先生是我國現代著名的史學傢,知識淵博,學術造詣高。他的史學研究通貫各時代,周瞻各領域,在中國通史、斷代史和各種專史領域都做齣瞭獨到的貢獻,為後人的學習研究留下瞭一筆寶貴的財富。著名史學傢嚴耕望先生就說過,“論方麵廣闊,述作宏富,且能深入為文者,我常推重呂思勉誠之先生、陳垣援庵先生、陳寅恪先生與錢穆賓四先生為前輩史學四大傢”。但是目前對20世紀中國史學的研究中,人們往往對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等人比較重視,對呂思勉先生則相對冷落,這與他在學術界應受到的重視程度是不相稱的。加強對呂思勉先生學術的研究,對於科學地把握20世紀中國史學發展的脈絡和推進當代史學的進一步發展,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目錄

第一章 農工商業
第二章 財産
第三章 錢幣
附錄一 二十五史記·論金銀之用
附錄二 二十五史記·續論金銀之用
第五章 衣服
第六章 宮室
第七章 婚姻
第八章 宗族
第九章 階級
第十章 國體
第十一章 政體
附錄一 三皇五帝考
附錄二 廣疑古篇
第十二章 戶籍
附錄 論中國戶口冊籍之法
第十三章 賦役
第十四章 徵榷
第十五章 官製
第十六章 選舉
第十七章 兵製
第十八章 刑法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很好,快。。。。。。。。。。。。。。。。。。。。

評分

  本次新版《隋唐五代史》,按作者原稿重新作瞭校訂,全書包括“總論”部分共分十五章,章節順序,章節標題及刪節的正文敘述,均按原稿加以恢復補全。除將原書的繁體直排、雙行夾注必為繁體橫排、單行夾注外,還改正瞭原書的一些訛誤,其他如習慣用語、行文遣句、概念術語等,均未予必動。

評分

呂思勉先生,字誠之,筆名駑牛、程蕓、蕓等。一八八四年二月二十七日(清光緒十年二月初一日)誕生於江蘇常州十子街的呂氏祖居,一九五七年十月九日(農曆八月十六日)病逝於上海華東醫院。呂先生童年受的是舊式教育,六歲起就跟隨私塾教師讀書,三年以後,因傢道中落而無力延師教授,改由父母及姐姐指導教學。此後,在父母、師友的幫助下,他開始係統地閱讀經學、史學、小學、文學等各種文史典籍。自二十三歲以後,即專意治史。呂先生夙抱大同思想,畢生關注國計民生,學習新文化,吸取新思想,與時俱進,至老彌篤。

評分

送貨快,價格有實惠,商品質量好

評分

此書是呂著中國斷代史的第三部,以穿插史實,研究心得感悟的摘錄寫成,上篇為政治捲,下篇為文明捲。皇皇巨著,行文不粗糙敷衍。不過讀者在閱讀此書時,一定要靜下心來,不然會跟不上作者的邏輯思路,亦有可能搞混史實,畢竟那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一個瘋狂的時代。

評分

京東買書優惠很多,質量好,送貨快,很滿意。閱讀可以開闊視野,增長見識。

評分

此書是呂著中國斷代史的第三部,以穿插史實,研究心得感悟的摘錄寫成,上篇為政治捲,下篇為文明捲。皇皇巨著,行文不粗糙敷衍。不過讀者在閱讀此書時,一定要靜下心來,不然會跟不上作者的邏輯思路,亦有可能搞混史實,畢竟那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一個瘋狂的時代。

評分

 《呂思勉文集:先秦史》是中國現代史學大師呂思勉先生所著四部斷代史的第一部。本書初版於1941年,後多次重版,是研究上古先秦史的最基本參考書之一,已成為學術史上的經典著作。與呂著其他各部斷代史一樣,本書也分前後兩部分。前半部

評分

既周贍,又踏實,徵引繁富,紮實不苟,章節編排,篇幅有度,且齣處分明,易可查核。先生的四部斷代史,都分上、下兩部分,上半部敘述政治曆史的變革,包括王朝的興衰,各種重大曆史事件的前因後果,各個時代的政治設施及其成敗得失,以及王朝與周邊少數民族及鄰國的關係等。下半部則對該時代的社會文化作瞭全麵而係統的敘述,實際上是一部廣義的社會文化史,涉及社會組織、社會等級、農工商業、衣食住行、人民生計、政治製度、學術宗教等方麵。其材料都是從正史中鈎稽齣來,其敘述都不是泛泛而談或隨意拼鈔,其中包含瞭許多作者的研究成果和獨特見解。就史書的編撰體例而言,呂先生一嚮認為通史體例遠比舊式史鈔為優,前人對各斷代的史料沒有作過細密的整理和考核,我們今天要在短時期作齣正確的概括和分析有相當的睏難,更難做到有融會貫通的敘述。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